临江火车站小巷子,临江站旁幽深弄堂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9:32:41 来源:原创内容

临江火车站旁边这条小巷子,我走过不下百回了。每次从车站出来,拖着行李箱拐进这条窄窄的通道,就好像突然按下了静音键——站前广场上出租车喇叭的喧嚣、旅客的吵嚷声,一下子都被隔绝在外。

巷子两边的围墙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样子,红砖墙上爬着些叫不出名字的藤蔓,春天是嫩绿的,到了这时候,已经变成墨绿色。墙头偶尔会探出晾衣竿,挂着的衬衫在风里轻轻晃动,像在和人打招呼。

这条巷子的烟火气

傍晚五点多,巷子开始热闹起来。卖烧饼的大婶推着小车准时出现在老位置,面团在案板上摔打得啪啪响。她认得我,“今天下班挺早啊”,说话间麻利地往烧饼里夹了 extra 的酸菜。再往前走几步,修鞋师傅还坐在他那小马扎上,鼻梁上架着老花镜,手里的锥子穿过鞋底,发出有节奏的拉扯声。我常想,这条临江火车站小巷子,就像是城市的另一面——不那么光鲜,却特别真实。

巷子中段有家开了二十多年的理发店,玻璃门上贴着“理发十元”的红纸。透过雾气蒙蒙的玻璃,能看见老师傅拿着推子给客人理发的身影。隔壁五金店的老板正坐在门口剥毛豆,收音机里放着咿咿呀呀的戏曲。这些画面让我想起小时候住的家属院,也是这样的烟火气。

夜晚的另一种模样

昨天加班到晚上九点,再从临江站旁幽深弄堂穿行时,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。巷口那盏路灯大概接触不良,忽明忽暗的,把人的影子拉长又缩短。白天热闹的烧饼摊、修鞋摊都收工了,只有尽头那家便利店还亮着灯,像深夜里的灯塔。

我放慢脚步,第一次注意到墙根处的青苔,在灯光下泛着湿漉漉的光。巷子深处传来电视的声音,有人在看晚间新闻。这些日常的声响,反而让夜色中的巷子显得更安静了。我突然觉得,这条临江火车站小巷子像个老朋友,它见过我清晨匆忙赶车的狼狈,也见过我深夜加班归来的疲惫。

走到巷子叁分之二的地方,要经过一座小石桥。桥下的水渠很窄,白天几乎注意不到,晚上却能听见细细的水流声。站在桥上能望见不远处新建的高楼,玻璃幕墙闪着冷冰冰的光。而桥这边的巷子,还保留着某种旧时光的温柔。

巷子出口有棵大榕树,树下总是坐着几个乘凉的老人家。他们摇着蒲扇,用本地话闲聊,说的都是家长里短。树杈上挂着的鸟笼里,画眉鸟偶尔扑棱两下翅膀。这个画面几十年没变过,就像巷子本身,在快速变化的城市里,固执地守着自己的节奏。

明天又要从这条巷子走去车站,出差去另一个城市。我知道,回来时它还会在那儿等着——烧饼摊的香味,修鞋师傅的叮叮当当,还有那永远不紧不慢的生活气息。这些看似平常的片段,拼凑起来,就是这座城市最真实的温度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