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西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百元叁小时通话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7:20:06 来源:原创内容

手机叮咚一响,小磊赶紧抓起来看。又是班级群里在讨论周末补课的事,他还没来得及回复,妈妈的消息就蹦了出来:“这月话费怎么又一百多?你天天抱着手机聊什么呢?”小磊撇撇嘴,把手机塞回裤兜。一百块,对他来说意味着整整叁小时的通话时间。

就在上周五放学,他在校门口听见两个初叁学姐聊天。“...所以说嘛,那个鸡西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的套餐,我用了两个月了。”穿蓝色校服的女生边说边晃着手机,“比以前划算多了,周末和同学讨论题目再也不用心疼话费了。”

这笔账怎么算

小磊心里盘算开了。要是按普通套餐,一百块钱可能只够打五六十分钟电话。可现在这个学生套餐,直接把通话时间拉长到叁小时。这不就等于把每分钟的话费砍掉了一大半吗?他想起上周和同桌讨论数学题,不知不觉就聊了四十多分钟,要是搁以前,这得花掉他好几天的零花钱。

班里现在流行“学习热线”。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,几个要好的同学会约好打电话,一起写作业。遇到不会的题目,随时可以问。有时候聊着聊着,还会扯到喜欢的游戏和电视剧,但大部分时间都在认真做题。小磊试过两次,感觉比一个人埋头苦干有效率多了。

不过,这事儿在家长那里看法就不太一样了。小磊妈妈最开始发现话费暴涨时,差点没把他的手机没收。“叁小时电话?哪有那么多话要说?肯定是边写作业边玩!”后来小磊把通话记录调出来给她看,大部分都是和班级第一名的学习委员通话,这才勉强过关。

其实小磊自己也发现,这种长时间通话得有点技巧。刚开始那几次,他们经常跑题,聊着聊着就扯到篮球赛上去了。后来大家约法叁章:先报备今晚要写哪些科目,每完成一项就在电话里说一声。这样既互相监督,又不会太分心。

学生百元叁小时通话这个套餐,在他们学校悄悄流行起来。不像成年人想象中的闲聊,这些电话里经常能听到翻书声、写字声,偶尔还有争辩题目的声音。“你这解法不对,老师上课不是这么讲的!”“等等,让我再看看课本...”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上演。

小磊的同桌小雨说得实在:“有时候遇到难题,真想有人拉一把。打电话问同学,比盯着题目发呆强多了。”她上周就因为一道几何题,和班长讨论了半个多小时,最后两个人都搞明白了。

当然,也不是所有家长都反对。小雨妈妈就挺支持:“以前她写作业老是走神,现在和同学连着电话,反而专注了。反正都是讨论学习,话费就当是请家教了,这多划算啊。”

不过,教导主任在升旗仪式上提醒过大家:“手机是工具,不要被工具牵着鼻子走。”这话小磊记在心里。他现在会和同学约定好,周末才打长时间电话,平时晚上最多聊二十分钟。既要利用好这个便宜的通话机会,也不能耽误正事。

昨天数学小测验发下来,小磊破天荒地考了八十五分。他第一时间就想给学习委员报喜,要不是那几次长时间的电话讨论,他可能连七十分都考不到。看来这一百元叁小时电话,还真是花在刀刃上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