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顺耍女娃,安顺游女孩趣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5:25:23 来源:原创内容

说起安顺耍女娃,我立马想起上个月在虹山湖边遇到的场景。那天太阳正好,几个穿着民族服饰的姑娘在树下有说有笑地编花环,银饰随着她们的动作叮当作响。有个扎着马尾的姑娘发现我在偷看,冲我扬了扬手里半成的花环:"要不要试试?"

我凑过去学编花环,手指笨拙地把柳条折来折去。那姑娘叫小雅,是附近寨子的,她说现在会编传统花环的年轻人不多了。"你看这样绕过来,再打个结,"她捏着柳条示范,"以前我们奶奶辈的,能用狗尾巴草编出会叫的蝈蝈呢。"她手腕一转,还真把几根草茎编成了活灵活现的小动物。

石板巷里的童谣声

后来跟着小雅逛旧州古镇,青石板路被雨水淋得发亮。巷子深处传来阵阵童谣,几个女娃子正在跳皮筋,脚踝上的银铃铛哗啦啦响。"小皮球,香蕉梨,马兰开花二十一..."她们边跳边唱,马尾辫在阳光下甩出漂亮的弧线。有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跳输了,撅着嘴跺脚:"这次是鞋子太滑啦!"逗得周围大人直笑。

我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也这么耍过,只是城市里现在很少见到这样的场景了。小雅说附近寨子的女娃放学后常聚在这儿玩老游戏,跳房子、抓羊拐、翻花绳,"比抱着手机强多啦"。正说着,有个穿蓝印花布衫的小姑娘举着竹风车从我们身边跑过,风车哗啦啦转得像朵七彩的云。

在古镇茶馆歇脚时,老板娘端来雷山茶,随口说起她女儿前几天参加"抬汪公"民俗活动的事。"那丫头顶着二十斤的头饰走完全程,回来还说没玩够。"她指着墙上照片里穿着盛装的女孩们,"现在年轻娃娃愿意穿这些老玩意儿的越来越少,看着她们这么开心,我们做家长的也欣慰。"

黄昏时路过文庙,正好碰见几个中学女生在拍毕业照。她们穿着改良版的屯堡凤阳装,在石牌坊前摆出各种造型。有个姑娘悄悄把高跟鞋脱了拎在手里,光脚踩在青石板上,朝同伴做鬼脸:"这石头被太阳晒得暖烘烘的,比穿鞋舒服多啦!"

临走前又遇到小雅,她正在教游客唱布依族迎客歌。见我要走,她往我包里塞了个小巧的蜡染挂坠:"下回赶集日来,带你看我们耍得最野的'丢花包'!"她眨眨眼,转身融入灯火初上的街巷。安顺耍女娃的故事,大概就像虹山湖的波纹,一圈套着一圈,永远也讲不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