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宁高端场子海选大选场,常宁高级会所精选大赛现场
最近路过常宁新区那边,发现不少朋友在打听高端场子的事儿。说来也巧,上周正好有位做建材生意的老哥拉着我去转了转,这才见识到什么叫真正的“常宁高端场子海选大选场”。
车子刚拐进金水路,就看到整条街的霓虹灯比平时亮堂不少。门口停的车啊,从宝马到保时捷排成了长龙,还有个穿唐装的大叔拿着对讲机在指挥倒车。我那个老客户凑过来小声说:“今天他们搞海选,八个区的佳丽都来了。”
场子里的门道
掀开厚重的绒布门帘,整个人瞬间被暖风裹住。你说这地方也怪,明明外边看着挺低调,里边却别有洞天。大理石地面光得能照见人影,走廊两边的水晶壁灯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。领班是个梳油头的年轻人,白衬衫扣得一丝不苟,说话时总带着叁分笑:“两位老板来得正好,咱们常宁高级会所精选大赛现场刚开场。”
跟着他往深处走,隐约能听到某个包间里飘出苏州评弹的调子,转过弯却又听见隔壁在唱英文摇滚。这种混搭劲儿倒挺有意思,就像现在常宁这地方,老城区还留着青砖灰瓦,新城区已经盖起玻璃幕墙的高楼。
舞池中央确实在搞选拔,但和想象中不太一样。姑娘们没穿夸张的礼服,反倒是改良旗袍配珍珠耳钉的居多。有个扎麻花辫的姑娘正在弹古筝,曲调一起,全场都静了下来。旁边有个广东口音的老板拍大腿:“这气质!比我在深圳见过的强多了!”
生意场的新舞台
说实话,我原本以为这种场合就是单纯的娱乐。但看了一会儿发现,好些人边看表演边交换名片。二楼雅座那边,两个穿着 polo 衫的中年人直接摊开了图纸,像是在谈项目。穿香云纱旗袍的经理过来添茶时说了句:“咱们这儿每周三都是文化产业交流会。”
这让我想起去年在东莞参观过的私人会所。虽然装修风格不同,但那种把商务社交与文化展示揉在一起的思路,倒是异曲同工。有个做茶叶生意的福建老板跟我说,他上个月就是在这儿认识了本地的经销商,“比在酒店会议室干巴巴谈合同强多了”。
现在想想,常宁高端场子海选大选场这个概念,或许不该局限于字面意思。就像我认识的那个95后姑娘,去年在类似场合表演茶道,现在开了叁家连锁茶室。她说这种舞台给了年轻人展示机会,也让传统手艺找到了新观众。
夜深离开时,门口那位唐装大叔正在给代驾司机发矿泉水。转身看了眼霓虹闪烁的招牌,忽然觉得这地方像极了常宁现在的样子——既守得住老规矩,又玩得转新花样。或许过段时间,该带公司里那些做文创的年轻人来转转,指不定能碰撞出什么新点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