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流水磨工作室喝茶,水磨坊茶室品茗休闲
推开那扇老木门,时光仿佛就慢了下来。北流水磨工作室藏在城北的老街区,要不是朋友带着来,真想不到闹市里还藏着这么个清静地方。
负责茶艺的小林提着铜壶走过来,壶嘴还冒着袅袅白气。“试试今年的春茶?”她说话时眼角弯弯的,像月牙。我们坐在临窗的位置,能听见后院竹筒接水的滴答声,和街上车流声像是两个世界。
老物件的新生命
这地方原来真是间水磨坊,墙上还留着当年磨盘转动的痕迹。现在的店主把磨盘改成了茶桌,石槽里养着几尾锦鲤。最妙的是他们保留了水车,流水声潺潺的,坐在旁边喝茶,连说话都不自觉放轻了声音。
“很多人专门来找这种感觉。”小林给我们续茶时说,“现在到处都太快了,反而这种慢成了稀罕物。”她指指墙角的老式收音机,里面正放着评弹,咿咿呀呀的,和屋里的茶香混在一起。
旁边一位常客接话:“我每周都来,就为在这水磨坊茶室品茗休闲。比去咖啡馆舒服多了,这儿让人真想坐下来,安安心心喝杯茶。”
茶香里的闲时光
茶是自家烘的,带着点柴火的香气。我端着茶杯在屋里转悠,发现书架上有不少旧书,随便抽一本都能看半天。有个姑娘窝在藤椅里打盹,书摊在膝盖上,阳光透过木格窗棂,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影子。
二楼更安静,只有叁两个茶客在下棋。棋盘旁边摆着茶具,落子声和斟茶声此起彼伏。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穿过半个城来北流水磨工作室喝茶——不只是为茶,更为这份难得的从容。
窗外有棵老槐树,叶子都快伸进屋里来了。偶尔有鸟落在枝头,啾啾几声又飞走。这样的午后,让人想起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的日子,那时候时间好像也是这么慢悠悠的。
天色渐晚,茶壶里的水添了又添。离开时回头望去,暖黄的灯光从木窗透出来,照着“水磨坊”叁个字的牌匾。这条老街马上就要拆迁了,这样的地方不知道还能存在多久。但至少今天,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完整的下午,专心致志地,只做喝茶这一件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