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德大学城约找学生,常德高校区寻访学子
常德大学城的学生日常
昨天下午我又去了趟常德大学城,走在林荫道上正好碰到下课的学生。叁五成群的学生抱着书本说说笑笑,有个男生骑着共享单车从坡上溜下来,书包侧袋还插着没喝完的奶茶。这种场景在常德高校区实在太常见了。
说来也巧,我在荷花池边的长椅上遇到个大二学生。他正对着笔记本电脑皱眉,手边摊着写满公式的草稿纸。“这题卡了半小时了”,他苦笑着对我说。我凑近看了眼,是道微积分题目。正好我以前学过类似题型,就给他画了条辅助线。他盯着草图突然拍大腿:“原来要这样转换坐标系!”
这种偶遇在常德大学城约找学生的过程中经常发生。上次在第叁食堂,我碰到个文学院女生在收集方言词汇。她那个小本子记得密密麻麻的,还非要教我几句常德土话。现在我还记得“七饭”是吃饭的意思,虽然发音总是学不像。
篮球场永远是男生们挥洒汗水的地方。穿红色球衣的男生个儿特别高,跳投姿势很标准。他告诉我他们队下周要和理工大比赛,这几天天天加练。说着说着又跑去抢篮板了,运动鞋在水泥地上摩擦出刺耳的声音。
其实在常德高校区寻访学子时,我最爱去图书馆叁楼的社科阅览室。那里总坐着个总梳马尾辫的女生,面前堆着像城墙高的考研资料。有次她的便利贴被风吹到我脚边,上面写着“第37天,政治背诵进度78%”。我把便利贴递回去时,她不好意思地说这是她给自己定的倒计时。
月光下的常德大学城又是另一番景象。操场跑道上有夜跑的学生,耳机线随着脚步晃动;小树林里传来吉他声,有人轻轻跟着唱《成都》;奶茶店亮着暖黄的灯,几个学生围着桌子讨论社团活动。这种勃勃生机,怕是走到哪个角落都能感受到。
最近降温了,我发现不少学生都换上了厚外套。教学楼的自动贩卖机前排起小队,热饮选项格外受欢迎。有个女孩边搓手边对同伴说:“明天早课得多带个暖手宝”。这话让我想起自己上学时,也是这么怕冷又不得不早起。
其实在常德大学城约找学生聊天挺简单的。他们大都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,比如那个想开甜品店的化学系男生,或者正在自学编程的美术生。每次道别时,他们总会说“下次来我们学校记得打招呼啊”。
黄昏时分,我常看到有学生坐在石阶上背单词。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,纸页被风吹得微微卷边。这样的画面看久了,会让人觉得整座大学城都在随着年轻人的节奏轻轻呼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