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冶150的爱情在哪条街,大冶150的爱情在哪条路上
大冶150的爱情在哪条街?这个问题最近总在我脑子里打转。每次路过那排老房子,看到阳台上晾着的衬衫随风摆动,我就会想起老邻居讲过的故事。
说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大冶150那片还是个新建的职工宿舍区。房子编号到150就断了,大家都管那儿叫“150街区”。住在叁楼的小李和对面楼的王护士,就是在那条街上认识的。
那条青石板路
那时候啊,街上铺的还是青石板。小李每天下班故意绕到卫生所门口,就为了等王护士五点半下班。两人并排走着,皮鞋敲在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,那是整条街都熟悉的节奏。街角卖糖人的大爷看得最清楚,他们总要在他摊前停一会儿,买两个糖人,一个兔子,一个孙悟空。
现在青石板早就换成水泥路了,可老街坊们提起那段往事,眼睛还会发亮。你说奇怪不,明明过去几十年了,大家就是忘不了那条街上的爱情。
有天傍晚,我特地去150街区转悠。新开的奶茶店门口坐着几个年轻人,我凑过去问:“知道这条街以前的故事吗?”他们摇摇头,只顾着刷手机。倒是旁边修鞋的老师傅插了话:“你们这些年轻人啊,就知道捧着手机。从前这条街上,谈对象都是面对面说话的。”
老师傅说,那时候没微信,小李想见王护士了,就跑到她家楼下吹口哨。特定的调子,叁短一长,整条街都听得见。邻居们听到口哨声,都会心一笑——这小子又来了。
街还是那条街
大冶150的爱情在哪条路上?其实路还是那条路,只是走的人不一样了。现在的情侣约会要去商场、电影院,谁还愿意在一条老街上散步呢?
但你说爱情真的离开这条街了吗?我看未必。昨天我就看见一对老夫妻,慢悠悠地从150号门口走过。老爷子拄着拐杖,老伴儿扶着他的胳膊,时不时停下来,指着某扇窗户说些什么。他们应该也是这条街的老居民吧,也许他们的故事,就藏在那扇窗户后面。
街对面的面馆老板告诉我,那对老夫妻以前就住150号二楼。老爷子当年追老太太的时候,天天来他父亲开的面馆买馄饨。“那时候一碗馄饨一毛五,他连续买了叁个月,最后是我爸看不下去了,帮他去说的媒。”
现在面馆换了他经营,馄饨涨到十五块一碗,可那段记忆还热乎着。老板说着,往锅里下了把面条,热气腾起来,模糊了窗外的街景。
我站在街口,看着下班的人群匆匆走过。有个小伙子在公交站台等人,不停地看表。终于来了个姑娘,小伙子松了口气,从背后变出一支玫瑰花。两人笑着走向街那头的火锅店。
这条街见证的爱情,从来都没断过啊。只是换了个形式,换了些人,可那份心意还是一样的。大冶150的爱情在哪条路上?它就在我们脚下的每一条路上,只要还有人愿意慢慢走,愿意为对方停下来,爱情就会一直在那里。
天色暗了,路灯逐一亮起。我最后看了眼150号那栋老楼,转身离开。身后传来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声音,还有谁家厨房飘来的饭菜香。这条街的故事,明天还会继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