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碑店哪个巷子有姑娘,附近哪里有年轻女性
初到高碑店的困惑
刚搬来高碑店那会儿,我总在胡同里转悠。这片老城区巷子套着巷子,青砖灰瓦间晾着各色衣裳。有天傍晚路过西街,看见几个梳马尾的姑娘坐在巷口石凳上削苹果,笑声像铃铛似的在胡同里荡着。再往前走两步,文具店门口还有个穿碎花裙的女生在教小孩跳皮筋。其实住久了就发现,这里压根不需要特意找“哪个巷子有姑娘”——早点铺子、菜市场、社区活动中心,到处都能遇见住在附近的年轻女性。
要说年轻女性常去的地方,社区图书馆绝对算一个。上次去还书,正好碰上几个女孩围在社科区讨论着什么。穿蓝衬衫的那个边翻书边比划:“你看这段写得多好……”她们应该是附近大学的学生,每周叁下午都会来这儿。其实高碑店这样的地方挺多,比如十字路口的奶茶店,每逢周末就坐满了约着逛街的女孩子,玻璃上贴着新出的饮品海报,映着她们挑选衣服时认真的侧脸。
市井生活中的相遇
菜市场南头卖豆腐的王姐有回跟我说起,她女儿每天下班都带同事回来买菜。“那几个姑娘可会挑菜了,专挑我留着的本地小黄瓜。”她说这话时眼角笑出细纹,手里麻利地给豆腐扎着绳。确实,下午五点半之后的菜市场最热闹,刚下班的年轻女性挎着帆布包,熟练地在摊位间穿梭。她们会捏捏番茄的软硬,看看鱼的腮红不红,偶尔和相熟的摊主聊两句今晚要烧什么菜。
有次我在便民服务中心交水电费,前面排着两个二十出头的女孩。短头发那个正翻着手机相册:“你看这套装修怎么样?我们合租的那间要是换个窗帘……”她们讨论着怎么把老房子布置得温馨些,还互相推荐附近好吃的麻辣烫。这种场景在高碑店很常见——年轻女性在这个片区工作、生活,慢慢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。社区公告栏经常贴着她们组织的读书会通知,有时是手工烘焙活动,粉笔字写得工工整整。
说到底啊,在高碑店要找年轻女性根本不用费劲。她们早上会在公交站边啃煎饼边等车,傍晚带着满身阳光气息从地铁站走出来。周末的社区广场上,总有穿运动服的女孩们打着羽毛球,马尾辫在身后一甩一甩的。这些巷子里的身影,早就是这片老城区最寻常的风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