介休品茶工作室,介休茶艺体验馆
走进介休品茶工作室的时候,窗外正飘着细雨。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茶香,那种温暖的气息瞬间就把身上的凉意驱散了。老板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,正坐在茶台前慢条斯理地烫着杯子,见到我来,抬头笑了笑:“来得正好,刚泡了一壶老白茶。”
我常来这里,与其说是为了喝茶,不如说是贪恋这份难得的宁静。工作室不算大,装修也很简单,但每处细节都能看出主人的用心。墙角摆着几个陶罐,里面装着来自不同产区的茶叶;墙上的架子陈列着各式茶具,从紫砂到建盏,每件都带着岁月留下的温润光泽。
在这里喝茶是件很自在的事
你看这个茶台,用的是整块的香樟木,边缘都磨得圆润了。坐下来的时候,手自然地搭在上面,能感觉到木头的温度。老板泡茶从来不问你想喝什么,他总是看着天气,看着来客的状态,然后选出最合适的那款茶。今天这壶老白茶,入口甘甜,带着淡淡的药香,正好驱散雨天的湿气。
“喝茶这件事啊,急不得。”老板一边注水一边说,“你看这茶叶在壶里慢慢舒展,就像人慢慢放松下来。”他说话总是这样,不急不缓的,和泡茶的动作一个节奏。我注意到他冲泡的手法很特别,水流始终保持着均匀的高度,让茶叶在壶中自然翻滚。
介休茶艺体验馆最近开设了茶道课程,我来体验过几次。说实话,刚开始觉得挺新鲜的,但真正学起来才发现,光是注水这个动作就要练习很久。老师常说,水要“轻、缓、匀”,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可真不容易。手腕要稳,心神要静,稍微一分心,水流就乱了。
茶香里藏着的故事
记得有次在介休品茶工作室遇到一位老茶客,他给我讲了个很有意思的比喻。他说好的茶叶就像一个有故事的人,初识觉得平淡,相处久了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。这话我越想越觉得在理。就像我最初来这儿,只是随便喝喝茶,慢慢地,竟然能分辨出不同山场、不同年份的茶叶之间的细微差别了。
工作室的老板收藏了不少有意思的茶具。有次他拿出一只养了多年的紫砂壶,壶身已经泛着温润的光泽。“这把壶啊,跟着我十几年了。”他轻轻摩挲着壶身,“每次泡完茶都不急着清洗,要用清水慢慢冲,再用软布轻轻擦。日子久了,它就像有了生命。”
在介休茶艺体验馆上课的时候,老师也特别强调茶具的养护。她说茶具是有记忆的,你用心的程度,它都记得。这话听着有点玄,但看着那些被养得温润如玉的茶具,又不由得你不信。
最近工作室新到了一批春茶,老板邀我们来品鉴。透明的玻璃杯中,茶叶缓缓下沉,又轻轻浮起,像是在跳一支优雅的舞蹈。茶汤清澈明亮,散发着清新的花香。大家围坐在一起,谁也不多说话,就那么安静地看着茶叶舒展,感受着茶香在空气中弥漫。
这样的午后总是过得特别快。离开的时候雨已经停了,夕阳的余晖洒在街道上。我手里还握着那只品茗杯,杯壁上还留着淡淡的茶香。忽然想起老板说过的一句话:喝茶不止是品味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能找到一个让心慢下来的地方,实在是件幸运的事。
街灯次第亮起,我沿着湿漉漉的街道慢慢走着,心里盘算着下次什么时候再来。或许就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带本好久想读的书,在茶香中度过一个悠闲的午后。毕竟,生活中总需要这样一些时刻,让自己从忙碌中抽身,好好享受片刻的宁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