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州同城饮茶,高州本地品茶相约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7:09:43 来源:原创内容

今天路过桂圆路,看见新开的茶楼人声鼎沸,玻璃窗里蒸笼冒起的白雾裹着茶香,忽然就想起了我们高州人刻在骨子里的习惯——得闲饮茶。

一盅两件的早晨

你说奇怪不?现在年轻人总爱捧着咖啡赶早课,但在我们这儿,清晨七点的茶楼永远坐着不少老街坊。服务员推着点心车在过道里穿梭,金属轮子与地砖碰撞出熟悉的声响。“虾饺烧卖叉烧包——”的吆喝声此起彼伏,邻桌阿伯正用带着荔枝林口音的白话聊菜价,这些杂乱的声响反而让人特别踏实。

记得头一回带外地朋友体验高州同城饮茶,她盯着桌角那个不锈钢水壶发呆。我拎起来给她烫碗筷,热水冲进瓷碗泛起茉莉香,她恍然大悟:“原来饮茶先要给餐具洗澡啊!”我们都笑了。这份带着仪式感的随意,大概就是高州人待客的默契。

刚出笼的豉汁凤爪颤巍巍泛着油光,糯米鸡剥开荷叶还冒着热气。最妙是那碟肠粉,澄亮米皮裹着鲜虾,淋上特调酱油,朋友连说叁遍“和超市卖的完全不同”。其实区别不在于手艺,而在于坐在喧闹茶楼里,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慢慢苏醒的那种参与感。

藏在茶点里的人情味

常去的那家店经理总会给老顾客留靠窗位。上次我感冒初愈,她端来姜茶时说:“今早的陈皮排骨蒸得软,你好下咽。”这种不着痕迹的关照,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暖胃。有时候觉得,高州同城饮茶早就不只是吃饭,更像是这座城市的心跳声——平缓,规律,充满生命力。

上周邻居陈姨女儿相亲,两家人约在茶楼见面。年轻人拘谨地交换微信,两位母亲却借着续茶的机会热络起来:“你家也住城东?那以后饮茶可以约同一趟公交!”虾饺还没上齐,已经聊到今年荔枝收成。这种由高州本地品茶相约搭建的社交场,比任何高级餐厅都来得自然。

突然想起个趣事。有回茶楼里遇见个专程从深圳回来的老乡,他说哪怕在五星酒店吃早茶,也找不到这种把筷子插在茶杯里等朋友的感觉。确实,别处餐巾折成天鹅颈,我们这儿茶壶缺了个角照常用,反倒显得亲切。

暮春时节雨下个不停,反倒让茶楼更热闹了。雨天不宜下地干活,叔伯们索性泡整天茶馆。听着雨打遮阳棚的声响,看他们用沾着茶渍的扑克牌玩十五胡,偶尔为输赢争论几句,连争执都带着茶水的温润。

转角那家老店重新装修后,添了扫码点单的立牌。但银发族们依然习惯等点心车推到跟前,伸长脖子看今天有什么惊喜。有次看见个小姑娘教外婆用手机下单,老人摆摆手:“我自己选的虾饺,哪有阿玲推车过来我随手拿的那笼香哟。”

或许高州本地品茶相约最动人处,就在于这份不慌不忙。不像完成任务般吃饭,而是真正留出叁两个钟头,让茶香渗透到闲聊的每个停顿里。现在每次看见微信群里跳出的“明日早晨八点,老地方”,心里都会泛起像初茶般的暖意,这是独属于我们小城的温柔约定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