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安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小巷情深两百元缘
瑞安这座小城,总有些角落藏着说不完的故事。那天我穿过青石板铺成的小巷,墙角的青苔湿漉漉的,空气里飘着谁家炖肉的香气。就在巷子深处那间老理发店门口,我遇见了陈伯。
他正坐在竹椅上晒太阳,手里捏着张泛黄的照片。我凑近一看,是张双人黑白照,姑娘扎着麻花辫,笑得特别干净。"这是您爱人?"我问。陈伯点点头,眼睛眯成一条缝:"这张照片啊,值两百块钱呢。"
两张旧车票
1978年的秋天,陈伯还是个毛头小伙,在巷口摆修车摊。照片上的姑娘叫阿香,刚从乡下来城里学裁缝。他俩每天都会在巷子里碰面,可谁都不敢先开口。直到有天,阿香的自行车链条断了,蹲在路边急得直抹眼泪。
陈伯红着脸帮她修车,紧张得扳手都拿反了。修好车,阿香从碎花布袋里掏出两个烤红薯,一个是给他的。那个下午,他们坐在修车摊旁说了许多话,说到太阳西沉,说到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
后来陈伯攒了整整叁个月,才凑够两百块钱。他拿着钱去了趟上海,回来时带着这台海鸥相机。照相馆的师傅教了他半天怎么对焦,可拍出来的照片还是有点糊。但阿香特别喜欢,说这张照片要把他们的一辈子都装进去。
那两百块钱,是他们当时两个月的饭钱。陈伯现在说起来还直摇头:"现在想想都后怕,万一拍坏了可咋整。"可照片到底没拍坏,虽然背景虚了,虽然两个人的表情都绷得紧紧的,但那份郑重其事,隔着四十多年的光阴还能感受到。
巷子深处的日子
他们在巷子尽头租了间小屋,总共不到二十平米。阿香在窗台上种了好几盆茉莉,夏天开花时,整条巷子都是香的。陈伯的修车摊渐渐有了起色,后来索性在巷子里开了间铺面。
最艰难的那年冬天,阿香生病住院,陈伯白天看店,晚上去医院陪床。有次交完医药费,两个人身上只剩下五毛钱,买了一碗阳春面分着吃。阿香把面里的几片青菜都夹给陈伯,说自己不饿。
"其实那碗面特别香。"陈伯说着,伸手摸了摸照片,"现在吃什么都没那个味儿了。"
他们的日子就像巷子里的青石板,一块一块铺得实实在在。没有山盟海誓,就是每天清晨陈伯出门前,阿香总会往他口袋里塞个煮鸡蛋;晚上收摊回来,锅里总温着饭菜。
前年巷子拆迁,左邻右舍都搬走了。陈伯却舍不得他那间老铺子,叁天两头就要回来看看。他说这巷子里的每一块砖都认识他,知道他和阿香在这里过了大半辈子。
夕阳西下,陈伯慢慢站起身,把照片仔细收进上衣口袋。他推着那辆老旧的自行车,身影在巷子里越拉越长。我站在原地,忽然明白了什么叫小巷情深两百元缘。那两百块钱买来的不仅是一张照片,更是一个承诺,一段用一生来兑现的诺言。
巷口传来饭菜的香味,不知道是谁家在准备晚饭。我想起陈伯说过,阿香最拿手的是红烧小排,每次做这道菜,整条巷子的小孩都会趴在窗口闻香味。如今巷子要拆了,可有些味道,有些故事,会一直留在记得它的人心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