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江新茶论坛,潜江新茶品鉴交流活动
要说这两天咱们潜江人朋友圈里什么最火?那必须是新下来的春茶了。街上偶遇朋友,闲聊两句总会提到:“今年新茶尝了没?”这不,上周六我就溜达着去了趟市文化馆,正好赶上那边举办的潜江新茶论坛。说是论坛,其实更像一场老友聚会,空气里飘着茶香,认识的、不认识的人围坐在一起,就为品一品这春天的头一口鲜。
一杯新茶里的春天滋味
走进会场,那场面真是热闹。长条桌上摆满了各式茶具,几位本地的茶艺师正在不紧不慢地冲泡。玻璃杯里,嫩绿的芽叶随着水流上下翻腾,慢慢舒展开来,看着就惹人喜爱。我接过一杯,没急着喝,先凑近闻了闻——嗯,是那种带着青草气息的鲜香,特别清爽。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大哥笑着说:“这味道,一口下去就知道是咱们潜江水土养出来的。”
确实,咱们这儿的气候湿润,丘陵地带的红土特别适合茶树生长。每年这时候,茶农们都是赶早摸黑地采摘,就为了保住这份难得的鲜灵劲儿。抿上一口,舌尖能感到微微的涩,但很快化开,接着就是持久的回甘。这种鲜爽,别说,还真能让人精神一振。
聊起这茶,现场一位种了叁十多年茶的老伯打开了话匣子。他说现在大家条件好了,对喝茶这事儿也越来越讲究。不光是解渴,更想喝出点门道。这话可说到点子上了。
茶香里的家常与学问
这次潜江新茶论坛最让我意外的,是大家聊天的内容。没有高深难懂的理论,说的都是实在话。怎么判断水温?怎么看茶叶的形态?怎么区分不同山头茶叶的细微差别?一位年轻的茶艺师边演示边说:“其实不用太纠结那些术语,自己觉得好喝最重要。”她分享了个小窍门,泡绿茶时水温别太高,八十来度就行,这样泡出来的茶汤更鲜甜,不容易出苦味。
我注意到,这次潜江新茶品鉴交流活动来了不少年轻人。有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说,她是被爸爸拉来的,没想到一听就入了迷。“以前觉得喝茶是老人家的事,现在发现这里面学问大着呢。”她拿着小本子,认真地记着冲泡时间,那专注的样子特别可爱。
这种跨代的交流特别有意思。老人家分享经验,年轻人带来新的视角和想法。有人说想试试网上直播卖茶,还有人提议开发些茶味的甜品。听着这些讨论,感觉咱们潜江的茶文化,正在悄悄注入新的活力。
不知不觉,活动进行了两个多小时。大家还意犹未尽,互相留着联系方式,约着下次喝茶。走出文化馆,嘴里还留着那抹茶香,心里觉得特别踏实。这样的交流真好,既尝到了新茶,又学到了知识,还交到了朋友。看来这喝茶的事儿,还真不只是喝茶那么简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