荔浦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,荔浦男人常逛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5:32:32 来源:原创内容

要说荔浦什么地方最有味道,估计不少老少爷们儿会叼着烟,眯起眼,抬手给你指个方向——喏,就是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巷子。这些巷子啊,藏在热闹的大街身后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油光水亮,墙角爬满了青苔,空气里总是飘着一股子若有若无的茶香和老米粉的酸笋味儿。

你大白天走进去,总能看见叁五个男人,多是些熟面孔,散坐在小巷深处的老茶馆里。那茶馆也没个正经名字,大家就管它叫“老李那儿”。几张掉漆的木桌,几把竹椅,就是一整个下午。他们不怎么高声谈笑,就是喝着几块钱一壶的粗茶,偶尔递根烟,话匣子才慢慢打开。聊的也不是什么大事,谁家娃儿考学了,今年芋头收成咋样,或者就是单纯抱怨一下腰腿又不利索了。这种松弛,是写字楼里和酒桌上怎么也找不到的。

巷子里的烟火与生计

再往深处走,又是另一番光景。巷子窄得只容一辆摩托车通过,两旁却挤满了活计。剃头老师傅的推子嗡嗡响着,几十年了,手艺没变;修理铺的老张,总能把你觉得该扔的家什给拾掇好。这些荔浦男人常逛的小巷,不单是消遣的地方,更是生活本身。他们在这里解决实际问题,用最实惠的价格,找最信得过的手艺人。这种面对面的、带着体温的交道,比手机屏幕上冷冰冰的交易,让人踏实得多。

我有一回,就蹲在老张的铺子前看他修一把老锁。他一边捣鼓,一边慢悠悠地跟我讲,他年轻时这巷子有多热闹。“现在嘛,人是少了点,但该在的都在。”他头也不抬地说。这话听着平常,细想却很有味道。这些巷子,就像荔浦的骨架,看着旧了,但撑起了这座小城独有的那份从容不迫。

傍晚时分,小巷又开始飘起饭菜香。那些不起眼的小馆子,灶火正旺。一碗地道的芋头扣肉,一碟酸辣禾花鱼,就能招呼上叁五好友。男人们围坐在小桌旁,酒杯碰得叮当响,话题也从白天的琐碎变得海阔天空。几杯米酒下肚,脸上的皱纹都仿佛舒展开来。兴致高了,说不定还有人扯着嗓子吼两句彩调,那调子在小巷里回荡,别有一番韵味。

有人说,这些荔浦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,是因为他们念旧,或者说有点懒,跟不上外面快节奏的时代。我倒觉得不全对。他们在这里寻找的,是一种身份的认同和心灵的落脚点。在这片熟悉的天地里,他们不是某个员工的父亲,也不是某个领导的部下,他们就只是他们自己。这份自在,千金不换。

路灯次第亮起,昏黄的光晕洒在青石板上,拉长了晚归人的影子。巷子渐渐安静下来,只剩下几声犬吠,和哪家窗户里飘出的电视声响。这些小巷,在夜幕里缓缓呼吸,收敛起白天的喧嚣,等待着另一个黎明的到来。它们就这样静静地待在城市的角落里,成为一代代荔浦男人生活中,最平常却也最离不开的背景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