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德镇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,学生通话服务叁小时五十元
最近在小区楼下听到几位阿姨闲聊,说现在的中学生可真会做生意。我好奇凑过去一听,原来是在说有个景德镇的初中生,搞了个“50元3小时电话”的服务。乍一听觉得挺新鲜,这年头连孩子都开始琢磨着靠陪人聊天赚钱了?
仔细打听才知道,这孩子不是随便聊闲天。他专门给那些父母忙工作、老人独自在家的家庭提供陪伴服务。每周固定叁个小时,电话那头可能是位耳朵不太灵光的奶奶,也可能是刚做完手术需要解闷的爷爷。这孩子会耐心听老人讲重复的故事,聊聊菜市场的菜价,甚至教他们用手机发语音。
为什么这样的服务会有人买单
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现在空巢老人真的太多了。儿女在外打拼,一年回不了几次家。请保姆贵不说,老人还嫌不自在。反倒是和这个初中生打电话,老人觉得没压力,像多了个孙子似的。有位阿姨说,她家老太太现在每到周叁就守在电话旁,比看电视剧还准时。
这让我想起隔壁单元的王奶奶。她儿子在上海工作,上次回来还是过年的时候。有次在电梯里碰见她,她拉着我聊了足足十分钟,就因为我长得有点像她孙子。要是那时候知道有这种学生通话服务,我肯定推荐给她。
那孩子提供的学生通话服务叁小时五十元,算下来一小时才十几块钱。现在去奶茶店打工都不止这个价了,但他好像挺乐在其中。听说他还会根据老人的兴趣找话题,喜欢听戏的就聊京剧,爱养花的就说怎么施肥。这心思花的,比很多大人都周到。
其实想想,这种服务能成功,关键不在价格,而在那份难得的耐心。年轻人总嫌老人唠叨,可这孩子居然能陪聊叁个小时,光是这份心意就值得那五十块钱。有位雇了他的大叔说,自从母亲开始每周和这初中生通电话,整个人都开朗多了,饭量也见长。
当然也有人担心,孩子搞这个会不会影响学习?据说他把服务时间都安排在周末下午,而且和客户说好了,考试前那周要暂停服务。这么看来,这孩子挺有自制力的,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。
现在这种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的服务好像越来越多了。有的是帮同学补课,有的是代养宠物假期。但像这样专门服务老人的还真少见。或许这就是现在孩子聪明的地方,他们能在生活中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。
我就在想,要是每个社区都有几个这样的孩子,那些独居老人的日子会不会好过很多?既给了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,又解决了老人的陪伴问题。这种两全其美的事,应该多鼓励才是。
不过话说回来,最让我感慨的不是这孩子能赚钱,而是他愿意花叁个小时陪陌生人聊天。在这个连亲朋好友聚会都人人看手机的时代,能安静听别人把话说完,已经成了难得的品质。
下次再听说哪个孩子在做特别的小生意,我肯定不会急着下结论了。说不定他们正在用我们想不到的方式,悄悄地改变着周围的小世界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