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100米内学生约,附近学子邀约相聚
最近刷手机,总能看到“泉州100米内学生约”这样的消息在朋友圈里飘。说来也怪,明明大家平时上课都在一个校区,怎么隔着几条街就像隔了座山似的?
那天下午没课,我正对着宿舍窗户发呆,手机突然连续震动。点开一看,是高中同学群炸开了锅——当年坐我后桌的小林居然和我就在相邻的两所大学!他发来定位,我盯着地图上几乎重迭的两个光标忍不住笑出声。这不就是典型的“灯下黑”嘛。
百米距离的奇妙相遇
我们约在校区交界处的那家四果汤店见面。推开玻璃门时风铃叮当作响,他一眼就认出了我:“你是不是还喜欢加双份芋泥?”那一刻突然觉得,所谓的“附近学子邀约相聚”,其实就是在某个寻常午后,找回那些被距离淡化的联结。
捧着冰爽的四果汤,我们聊起各自的大学生活。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居然通宵开放,我们宿舍楼下新开了肠粉档,两个校区明明步行不到十分钟,却像两个平行世界。“以后要是想换换环境看书,随时过来啊。”他吸完最后一口汤,“反正就在百米范围内,跟串门似的。”
这个提议让我心里一动。想想也是,我们总想着去远方结识新朋友,却忽略了百米之内可能藏着更珍贵的缘分。那天傍晚分别时,我们约好周末带各自同学来场联谊——既然相遇这么难得,不如让更多“泉州100米内学生约”成为现实。
如今我们的跨校小分队已经扩大到十几人,每周五固定在四果汤店聚会。有时带着专业课问题互相请教,有时只是分享最近发现的美食小店。这种“附近学子邀约相聚”的模式,意外地让大学生活变得立体起来。你知道转角就能遇到熟悉的脸,知道百米之内永远有个能坐下聊天的角落。
昨晚路过奶茶店,听见两个女生讨论着“要不要在表白墙发个泉州100米内学生约”。我低头笑了笑,想起这半年来因为勇敢发出那次邀约,生活变得多么不同。或许青春就是这样,在方圆百米的舞台上,我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束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