泊头去酒店房间对暗号,泊头赴宾馆客房接头语
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。前几天跟朋友老陈喝酒,他神神秘秘地凑过来:“知道现在去泊头宾馆怎么接头吗?得说暗号!”我当时就乐了,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整这套。
老陈抿了口酒,压低声音:“你还别不信。上周我去泊头出差,提前订好了房间。到前台刚报完名字,那小姑娘抬头瞅我一眼,轻声问:‘先生是来看梨花的吗?’我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——这是在对暗号呢!”
暗号里的门道
后来才知道,这是酒店的新规矩。据说最近周边县市搞什么活动,人杂事多,酒店为了区分客人,就想出了这么个招。预订成功的客人,会收到一条短信,里面藏着当天的接头语。你要是对不上,前台就得多问几句,确认身份。
想想也挺有意思,这泊头去酒店房间对暗号的做法,倒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的地下党电影。不过现在这暗号可比那时候接地气多了,什么“今天天气不错”、“来看梨花的”,甚至还有“美团外卖到了”这种。
我有个表弟更绝,上周去泊头赴宾馆客房接头语,人家前台问“先生买苹果了吗”,他愣头愣脑回了一句“我用的华为”。结果折腾了二十多分钟,最后还是打电话给预订人才搞明白,暗号应该是“买的红富士”。
暗号背后的人情味
其实细想想,这套泊头赴宾馆客房接头的规矩,虽然听着麻烦,却意外地让人安心。你知道能进这家酒店的,都是正经客人。有时候在电梯里遇到人,相视一笑,心里都明白:这位也是对上暗号进来的。
上周我又去了趟泊头,这回学聪明了,提前把短信看了又看。前台小哥刚开口说“先生是来……”,我立马接上“看梨花的!”那感觉,跟对上了武侠小说里的切口似的,特别带劲。
晚上在餐厅吃饭,邻桌的大哥听说我是对暗号进来的,还特意举杯敬了一杯。他说这办法好啊,既安全又有趣,比那些冷冰冰的刷脸识别有人情味多了。
不过这套泊头去酒店房间对暗号的规矩,也不是人人都叫好。我同事上回去就抱怨,说他年纪大了记性不好,暗号到门口就给忘了,在前台尴尬了半天。最后还是前台姑娘心眼好,看他急得满头汗,悄悄提示了前半句。
现在想想,这种带着点江湖气的接待方式,在这个越来越数字化的时代,反而成了种特别的体验。每次去泊头,我都挺期待这回的暗号会是什么。虽说有时候会觉得麻烦,但这份麻烦里,却透着那么点生活的趣味。
前两天老陈又去了泊头,回来就在群里嘚瑟,说这次的对答特别顺溜。前台问:“先生带伞了吗?”他回得特有范儿:“带了,防紫外线的。”我在手机这头看着,忍不住笑了。这泊头赴宾馆客房接头语的讲究,倒成了我们这群常客之间的小默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