浏阳晚上哪有站小巷的,浏阳夜寻站旁小巷位置
浏阳晚上哪有站小巷的
傍晚六点半,我刚从浏阳火车站出来,天就擦黑了。朋友在微信里催得急,说老地方见,可我哪记得什么老地方啊?上次来浏阳还是叁年前的事。盯着手机导航绕了两圈,突然想起他说过车站西侧有条穿过去就是美食街,这才顺着人流往站前广场右边走。
说真的,刚开始还真有点怵。火车站周边总是热闹得让人眼花,拉客的司机、叫卖的摊贩,声音混在一起。不过穿过那座标着“西出口”的天桥后,景象突然就安静下来了。眼前出现一条不算太宽的水泥路,两侧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,一楼全改成了铺面。路灯是那种老式的黄色灯泡,把整条巷子照得暖融融的。
再往里走十来米,香味就飘过来了。最先闻到的是烤韭菜和辣椒面的焦香,接着是蒸锅里冒出的糯米香。巷子不深,但岔路多,主巷两侧延伸出叁四条更窄的通道,每一条都藏着不同的小天地。左边第二条岔巷里有个卖糖油粑粑的大姐,她那个小推车我一眼就认出来了——车上挂着个褪色的红灯笼,和叁年前一模一样。
“要等五分钟,这锅刚下。”大姐头都没抬,手里的长筷子搅动着锅里金黄色的粑粑。她说的浏阳方言带着特有的尾音,听着特别踏实。等待的时候我注意到,这条站旁小巷位置虽然隐蔽,但来往的多是熟客。有个戴安全帽的大哥直接走到摊位尽头,自己从泡沫箱里拿了瓶豆奶,扫码付钱整套动作行云流水。
朋友说的老地方原来是巷子尽头的蒸菜馆。木门上的漆掉得差不多了,但“陈记”两个字还清晰可见。老板正端着巨大的竹蒸笼往柜台上放,热气轰地升起,把他半个身子都罩住了。“就知道你找得到这里!”朋友从里间探出头来,“这条站旁小巷位置不好找,但味道最正宗。”
我们坐在靠墙的方桌旁,桌子腿还垫着木片。朋友说你别看这儿旧,晚上七点以后想来还得排队。他指着窗外:“从火车站那边过来,其实就两个转弯。先过天桥,看见红砖楼往左拐,再闻到桂花香就往右。”我这才留意到巷口真有棵桂花树,夜里开得正盛,香气若有若无地飘进来。
结账时特意留意了时间,晚上八点多,巷子反而比刚才更热闹了。好多刚下火车的人拖着行李箱直接过来,显然都是熟门熟路的。有个学生模样的男孩站在巷口打电话:“对,就是车站西边这个小巷子,你闻着烤鱿鱼味道就能找到...”
往回走的时候,我又在糖油粑粑摊位前停了停。大姐正在收摊,看见我便笑了:“带几个路上吃?”我点点头,看她熟练地装袋。转身离开时,听见她和隔壁摊位的人说:“明天还是老时间出摊。”这样的对话,在这条站旁小巷里,大概每天都要重复很多遍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