濮阳上课资源喝茶,濮阳学习之余品茶休憩
这几天总听同学念叨濮阳上课资源喝茶的事儿,刚开始还觉得奇怪,上课和喝茶能扯上什么关系?后来趁着周末去了趟老城区的教育书店,这才恍然大悟。
书店二楼不知道什么时候开了个茶座,竹帘隔开的小间里,好几桌都是学生模样的人。隔壁桌戴眼镜的男生面前摊着考研政治,手边紫砂壶正冒着热气。他跟我说,在这复习比图书馆自在,背完一章就抿口茶,脑子特别清爽。难怪大家都爱来这儿,原来这就是濮阳上课资源喝茶的精髓——把学习和休憩自然地融在了一起。
茶香里的另一种课堂
其实想想也是,我们这代学生压力不小。整天不是教室就是自习室,整个人都绷得像根弦。但在茶馆就不一样了,环境宽松,心情放松,反而更容易进入状态。记得有回我在茶座赶论文,卡壳时随手泡了壶龙井,看着茶叶在杯里舒展,不知怎么的,刚才还堵着的思路突然就通了。
现在城西那家“知味书斋”成了我们的据点。说是书斋,其实是半个茶馆。老板很懂年轻人,特意把灯光调得柔和,每个座位都配了充电口。最贴心的是,他按不同茶叶的功效做了推荐单——需要提神选生普,想安神喝熟普,胃不好就来点红茶。这种贴心的安排,让濮阳学习之余品茶休憩变得更舒心了。
有时候学累了,我会看着窗外的梧桐树发呆。想起古人“晴窗细乳戏分茶”,说的不就是这种意境吗?只不过他们把茶香带进诗里,我们把茶香带进课本里。说到底,学习本就不该是苦大仇深的事,找对方法、找对环境,枯燥的知识也会变得有滋有味。
现在同学约学习,都不说“去自习室”了,改口“老地方喝茶”。这个变化挺有意思的——在袅袅茶香里,公式定理好像没那么面目可憎,文言文也多了几分韵味。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智慧吧,在紧张的学习中给自己留个喘息的空间,反而能走得更远。
昨天下午又路过那家书斋,看见几个中学生围坐着讨论数学题,旁边的菊花茶已经续了叁泡。我忽然觉得,这种学习方式正在悄悄改变着我们这座小城。不是非要正襟危坐才能学进去,在茶香的陪伴下,知识就像茶叶慢慢舒展开来,自然而然地融入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