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春如何找学校里出来卖的,阳春怎样联系校园内出售的
最近和邻居李阿姨聊天,她提了个挺实际的问题——孩子在学校总说想买些文具或课外书,可我们家长白天要上班,不方便老往学校跑。这让我想起,好像不少家长都有这个烦恼。
说起来,现在很多学校确实有些学生在课余时间做些小买卖,有的卖二手教材,有的卖手工饼干,还有的组了个文具代购群。但咱们做家长的,该怎么找到这些渠道呢?
从班级群聊开始留意
我后来发现,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关注班级群里的消息。上周叁晚上,我就在家长群里看到有位妈妈发了条信息,说她女儿和几个同学一起做了个“班级跳蚤市场”的小程序,专门帮同学们买卖闲置的文具和书籍。
这个方法挺靠谱的,因为都是同班同学的家长在组织,东西质量有保障,交易也安全。不过这种群一般不会大张旗鼓地宣传,得平时多留意群里的聊天记录。
对了,前两天送我儿子上学时,在校门口碰到他们班学习委员的妈妈。她告诉我,学校其实有不少这样的“小商机”,关键是要和别的家长多交流。她说她家孩子用的那套习题集,就是在年级家长微信群里从一个高二学生那里买的,比书店便宜不少,还附带笔记。
留意校园里的信息角落
有时候去学校接孩子,我会特意在公告栏前站一会儿。慢慢地我发现,那些不太显眼的位置,偶尔会贴着些手写的小广告。比如上周就看到一张,上面写着“代订早餐,请联系初叁二班齿齿齿”,字迹工工整整的,还画了个小笑脸。
不过说实在的,这种方式得谨慎些。最好能通过老师确认一下,或者找相熟的家长打听清楚。毕竟涉及到钱财交易,小心点总没错。
我邻居家的做法挺聪明——她直接让孩子去问班主任。结果班主任给了个学生会组织的“校园便民服务队”的联系方式,这个服务队专门帮同学们统一订购学习用品,价格公道,质量也有保证。
现在想想,要找到这些校园里的销售渠道,关键还是得多和老师、其他家长沟通。就像我们小区那几个经常一起等孩子的妈妈,现在形成了习惯,每天接送孩子时都会互相通个气,谁发现了什么好的购买渠道,马上就在小群里分享。
其实孩子们在学校里做些小生意,倒也不是什么坏事。既能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,又能让需要买东西的同学方便不少。只要我们家长把好关,确认交易安全可靠,这还真是个不错的校园生活小窍门。
昨天我儿子回来说,他们班有个同学在卖自己收集的动漫卡片,引得不少同学都去找他交易。看来啊,这种校园里的小买卖,只要引导得当,还能让孩子们学会不少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