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宾大学城附近的暗巷在哪里啊,附近暗巷位置在哪
为什么会有人找暗巷?
那天晚上,一个朋友忽然在微信上问我:“哎,你知道来宾大学城附近的暗巷在哪里啊?”我看到这句话,心里咯噔一下。这问题问得,可真够直接的。我下意识地就想反问他,你找那种地方干嘛?是东西掉了,还是约了人?总觉得打听“暗巷”这种地方,听起来就有点不那么让人放心。
说实话,大学城周边我算是比较熟的。学生们常去的奶茶店、小吃街、打印店,我都门儿清。可这“暗巷”……它就不是个正经地名啊。你说,谁会在一块路牌上堂堂正正地写上“暗巷”两个字呢?这更像是一种大家心照不宣的说法,指的是那些灯光不够亮、人流量比较少、平时不太引人注意的小路或者角落。
我琢磨着,朋友想问的,恐怕不是一条有名字的巷子,而是想知道附近暗巷位置在哪,可能是有什幺特别的事情要办。比如,想找个安静的地方打个电话,或者抄个近路回租的房子?又或者,是听说了一些对于那些地方的“传说”,心里好奇?大学城嘛,总是流传着各种真真假假的故事。
那些不怎么亮堂的角落
这么一想,我脑海里倒是浮现出几个地方。大学城西侧,靠近那片老居民区的地方,就有几条这样的巷子。白天还好,有老人家坐在门口聊天,偶尔有电动车穿行。可一到晚上,情况就不一样了。那边的路灯隔得老远,光线昏黄,有的还忽闪忽闪的。巷子两边是有些年头的围墙,墙上爬满了藤蔓,夜里看着影影绰绰的。
还有一处,是在学校后街的商业区背后。前面是热火朝天的烧烤摊和碍罢痴,人声鼎沸。但只要一拐进后面那条用来堆放杂物和垃圾桶的通道,就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。声音一下子被隔绝了,光线也暗了下来,只有各家后厨排风扇的嗡嗡声。这种明暗的对比,感觉特别强烈。
所以你看,所谓的“暗巷”,它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。它可能就在我们熟悉的热闹场景的背面,一转身就能碰到。这让我想起以前在学校的时候,也喜欢和同学探讨学校附近哪个角落最神秘,现在想想,那种好奇心还真是有点像。
不过,话说回来,知道这些地方的存在是一回事,特意去找又是另一回事了。尤其是晚上,一个人往那种灯光昏暗、人烟稀少的地方钻,总归是不太安全的。不仅是人身安全,心理上也容易自己吓自己。我就有过一次经历,晚上走那条西侧的巷子,听见身后有脚步声,其实可能就是另一个晚归的路人,但当时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,忍不住就越走越快,最后几乎是跑出来的。
所以,当有人再问我“来宾大学城附近的暗巷在哪里啊”这种问题,我通常不会直接告诉他一个确切的位置。我会先问问情况,如果是正经事,我会建议他白天再去,或者干脆换个更敞亮的地方碰面。如果是纯粹的好奇,那我可能会跟他分享一下我的那次经历,然后劝他,有些地方,知道个大概就行了,没必要非得亲身去“探索”一番。毕竟,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,你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