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界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火车站后街窄巷景致
我是在一个闷热的午后,无意中拐进张家界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里的。刚下火车,离下一趟长途车发车还有两个多小时,实在不想在嘈杂的候车室里干等。拖着行李箱,漫无目的地绕过车站大楼,一条窄窄的、向上的坡道就突然出现在眼前,像个安静的邀请。
这里和车站广场简直是两个世界。广场上人来人往,喇叭声、拉客声混成一片。可一走进这条小巷,喧嚣就像被一道无形的墙挡住了,声音瞬间低了下去。空气里飘着一股复杂又好闻的味道,有旁边住户家飘出的淡淡饭菜香,有老木头门窗散发出的陈旧气息,还混着一丝雨后青苔的湿润。
巷子里的光与影
巷子两边是些有些年头的房子,高高低低的,墙面斑驳,露出里面不同年代的砖块。阳光很难直射进来,只能从屋檐和电线的缝隙里挤进来,在坑洼不平的石板路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斑。我走得很慢,轮子在不平整的路面上发出咯咯的声响,这反而让周围显得更静了。
这儿的生活是摊开来的。一位老人家坐在竹椅上,眯着眼打盹,手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地唱着听不清词的地方戏。几个孩子蹲在门口,专注地玩着弹珠,对我的经过只是抬头瞥了一眼,又立刻沉浸到他们的世界里去了。还有人把洗好的衣服直接晾在巷子中间横着的竹竿上,衬衫和床单在微风里轻轻晃动,带着一种家常的、安稳的节奏。这火车站后街窄巷景致,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风景,却让人心里一下子踏实下来。
再往里走,看到一个很小的杂货铺,柜台是厚重的、颜色发暗的木头打的。老板是个中年男人,正低头修理一个旧的电饭煲,手边工具摆了一小摊。我买了一瓶水,顺便问他:“老板,在这儿开店很多年了吧?”他抬起头,笑了笑,用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的普通话说:“是啊,比那新火车站年纪还大哩。看着它建起来,看着人来人往。”他的话不多,却似乎藏着很多故事。
我忽然想,这条张家界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就像城市的另一张面孔。车站代表着出发与到达,是匆忙的,是面向远方的;而这条巷子,则是归来的,是沉淀下来的,它收纳着日复一日最普通的生活。旅行的人带着憧憬或疲惫从这里经过,而住在这里的人,则守着这份闹中取静的日常。
时间不知不觉就溜走了。等我慢慢从巷子的另一头绕出来,重新回到车水马龙的大路时,竟有些恍惚。刚才那一个多小时的闲逛,像一段被偷来的、与时间无关的片刻。回头再看看那条不起眼的巷口,它依旧安静地待在那里,仿佛一个秘密,只留给那些愿意稍微偏离主路、往里多看上一眼的人。这独特的火车站后街窄巷景致,大概会成为我对张家界这座城市,最独特也最柔软的记忆片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