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哪里有站小巷的,大同站小巷位置在哪
那条熟悉的小巷还在吗
前几天和朋友聊天,突然提起大同站附近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巷子。他问我:“哎,你说现在大同哪里有站小巷的?好些年前在那儿吃过一碗刀削面,味道真不赖,现在想带家人去尝尝,转了好几圈都没找着。”这话一下子把我问住了。是啊,大同站周边这几年变化太大了,那些藏在记忆角落里的巷弄,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模样?
说起大同站小巷位置在哪,还真得琢磨琢磨。我记得零几年那会儿,出了车站往右一拐,就能钻进那片纵横交错的生活区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两旁是些老式居民楼,一楼都改成了小店。清晨五六点,早点铺子的蒸笼冒着白花花的热气,空气中混着油条、豆腐脑的香味。修自行车的老师傅总是蹲在巷口,身边摆着满是油污的工具箱。那会儿巷子窄得呀,两辆自行车错车都得小心着点。
不过现在可不一样了。上个月我特意去那边转了转,发现好多老巷子确实不见了踪影。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柏油马路和新建的商业广场。围着车站走了大半圈,好不容易在建设里小区后面找到几条残留的老巷。虽说巷子比以前干净整齐多了,但总觉得少了点当年的烟火气。几个老住户坐在树荫下聊天,说这一片明年可能也要改造了。
其实要找大同站小巷位置在哪,现在最靠谱的倒是那些外卖小哥。我跟着一个送餐的小哥穿进了一条特别隐蔽的巷子,要不是他带路,我根本发现不了这个入口。巷子深处居然还藏着两家老店,一家卖羊杂割的,香味能飘出老远;另一家是修鞋铺,老师傅戴着老花镜,手里活计不停。这让我想起朋友惦记的那家面馆,说不定也藏在某个这样的角落呢。
站在巷口往远处看,新建的高层住宅楼已经挡住了半边天。旁边经过的年轻人拿着手机导航,嘴里嘟囔着:“这地方怎么跟地图上标的不太一样?”确实,城市每天都在变样,手机地图更新得再快,也追不上实际的变化速度。不过话说回来,虽然巷子的数量少了,但剩下的那些反而显得更珍贵了。它们像是城市的皱纹,记录着岁月流转的痕迹。
那天我在巷子里转了整整一个下午,和几个老街坊聊了会儿天。他们说虽然住上了新房子挺好,但偶尔还是会想念以前巷子里的热闹劲儿。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给邻居端一碗,夏天的傍晚家家户户搬着小板凳在巷子里乘凉。现在住进楼房,关门就是自家的小天地,少了那份推门可见的人情味儿。
往回走的时候,我在巷子口遇见个卖糖葫芦的大叔。他说他在这片卖了十几年糖葫芦,眼看着巷子一条条变少。“但是只要还有一条巷子在,我就还来。”他笑着把糖葫芦递给我,山楂在夕阳下泛着亮晶晶的光。咬一口,还是小时候那个味,酸酸甜甜的。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惦记着这些老地方——它们藏着我们舍不得丢掉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