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瓯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叁小时通话五百元
那个500元的电话
前几天,我在老家建瓯的街上,无意中听到两个初中生模样的孩子聊天。一个说:“你听说了吗?就咱们学校那个谁,为了打叁个小时电话,花了整整五百块!”另一个眼睛瞪得溜圆:“五百?疯了吧!够我充一年游戏了!”这话像根小刺,一下子扎进了我心里,让我愣了好一会儿。
五百块钱,叁个小时电话。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有点离谱,对吧?我第一个念头也是,这孩子是不是被什么电信诈骗给盯上了?但现在的小孩,一个个精得很,哪有那么容易上当。那这钱,到底花在哪了呢?
我试着把自己放回到那个年纪。初中时候,零花钱掰成八瓣花,五块钱能买本漫画,十块钱能跟好朋友分享一大包零食,那都是天大的快乐。五百块,对一个初中生来说,简直是笔“巨款”。能让他掏出这笔钱的,得是多重要的事啊。
想着想着,我好像有点明白了。也许,电话那头是他远在千里之外的至亲?父母外出打工,一年到头见不着面,浓浓的思念憋在心里,靠着一根电话线来传递。叁个小时,诉诉苦,说说最近考试成绩,聊聊学校里发生的趣事,五百块钱买来的,是一份难得的踏实和温暖。
又或者,这是他和她之间一场郑重的告别?青春期的感情,纯真又敏感,可能因为升学、因为搬家,不得不分开。有太多话想说,又不知从何说起,只能听着对方的呼吸声,计算着分分秒秒。这叁个小时,用光了他攒了许久的压岁钱,买的是一份没有遗憾的纪念。
我们再往深里想想,这个建瓯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的事件,背后藏着的不正是我们现在最缺的东西吗?人人手里都握着手机,微信消息几秒钟就能飞到对方眼前,可我们有多久没有好好跟一个人聊过天了?不是那种碎片化的“在干嘛”、“吃了吗”,而是真正静下来,花上很长一段时间,听听对方的声音,感受他情绪里细微的波动。
时间好像变得特别金贵,金贵到我们舍不得分给爱的人。这个初中生呢,他反其道而行,他用我们看来“不划算”的方式,买来了叁个小时完全属于自己的、专注的交流时间。这么一想,这学生叁小时通话五百元,似乎又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。他买的不是通话时长,是一份情感的重量,是一次毫无保留的倾听。
我邻居家有个孩子,今年也上初中。他爸妈给他买了最新款的手机,话费套餐每个月根本用不完。可我常看到他一个人坐在楼梯口,低着头,手指飞快地敲着屏幕,脸上却没什么表情。他好像跟全世界都连着,又好像跟谁都没连着。
这件事让我感触挺深的。我们总在追求更快、更有效率,却把最原始、最宝贵的交流方式给弄丢了。下次,当你想找个人说说话的时候,或许可以试着打个电话过去。别急着说事,就随便聊聊,听听他的声音。有些温暖和力量,是冷冰冰的文字永远也给不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