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昌女人找鸭子是在上面还是下面,南昌女性寻鸭位置探讨
昨天在菜市场,听到两个阿姨正聊得热火朝天。"你说这南昌女人找鸭子,到底是在上面还是下面?"穿花衬衫的阿姨边挑青菜边问。旁边戴草帽的阿姨噗嗤笑出来:"这问题可问到点子上了!"
我本来以为她们在讨论什么八卦,凑近一听才明白,原来是在说南昌的特色菜——啤酒鸭。说来也是,南昌人对这道菜可是情有独钟,光是鸭肉的做法就能分出好多派别。有的家庭喜欢把鸭肉炖得烂烂的,有的则偏爱劲道口感。
老城区的味道记忆
记得小时候住在系马桩,楼下王奶奶做的啤酒鸭那是一绝。她总说:"鸭肉要先用料酒腌透,不然腥气重。"她家厨房永远飘着八角桂皮的香气,每到饭点,整条巷子的小孩都馋得走不动道。
王奶奶有个独家秘诀:鸭肉一定要先煸出油,再加啤酒慢炖。她说这样鸭肉既入味又不腻。有一次我好奇问她,为什么她做的鸭子特别香?她神秘地眨眨眼:"关键是火候,大火烧开,小火慢炖,最后收汁时再转大火。这上下火候的把握,就是门道。"
说到南昌女人找鸭子的位置,这倒让我想起件趣事。上周去绳金塔美食街,看见两家卖啤酒鸭的店面对面开着。左边那家招牌上写着"祖传秘方,鸭肉酥烂",右边那家则标榜"传统工艺,肉质紧实"。两家的老板娘还时不时隔空喊话:"我家的鸭子炖得透!""我家的鸭子更入味!"逗得食客们直乐。
厨房里的学问
其实要我说啊,这鸭子做得好不好,关键看准备功夫到不到位。像我表姐就特别讲究,她买鸭子一定要选鄱阳湖放养的,说那样的鸭肉紧实有嚼劲。她处理鸭子时特别细心,绒毛都要一根根拔干净。"要是留着绒毛,再好的调料也白搭。"她总是这么念叨。
有一次我去她家吃饭,正好碰上她在做啤酒鸭。只见她先把整只鸭子焯水,然后斩成均匀的小块。热锅凉油,下姜片爆香,再倒入鸭块翻炒。等鸭皮变得金黄,她才倒入那瓶南昌八度啤酒。"滋啦"一声,锅里腾起带着麦芽香的白雾,那香味勾得人直咽口水。
表姐说,她婆婆教她做这道菜时特别强调:"鸭肉要在锅里翻匀,让每块都沾上啤酒。炖的时候要记得翻动,不然上面的不入味,下面的容易糊。"这话听着普通,细想还真是这个理。
现在年轻人做饭都喜欢看视频学,我闺女前几天还照着手机做啤酒鸭。她一边看视频一边嘟囔:"说要炖四十分钟,可是没说火候大小啊。"结果炖出来的鸭子,上面的肉还有点柴,下面的倒是烂糊了。看来这做菜的窍门,光看视频还真学不会,得多实践才行。
说到南昌女人找鸭子的位置这个话题,我倒觉得不必太较真。每家都有自己的做法,每家都有独到的心得。重要的是做出来的鸭子合自家人口味。就像我邻居说的:"管他上面下面,好吃就是好做法!"这话实在,说到我心坎里去了。
前两天在菜场又遇见那两个阿姨,这次她们在讨论放不放辣椒的问题。花衬衫阿姨说一定要放够辣椒才够味,草帽阿姨却说原汁原味才好。听着她们的争论,我不禁笑了。这就是咱们南昌人的饮食文化啊,既执着又包容,既传统又创新。
说起来,这道啤酒鸭不单单是道菜,更承载着南昌人的记忆和情感。每次闻到啤酒鸭的香味,就想起外婆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的身影,想起一家人围坐吃饭的温馨时光。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南昌人对这道菜如此钟情的原因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