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化品茶课程工作室,怀化茶艺学习中心
最近路过鹤洲路,发现新开了一家怀化品茶课程工作室,透过落地玻璃能看到里面整齐的茶席和正在上课的学员。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跟着爷爷用搪瓷缸泡粗茶的日子,那时候哪懂什么茶道啊,咕咚咕咚喝完就跑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怀着好奇推开了怀化茶艺学习中心的木门,立刻被满屋茶香包围。穿着棉麻茶服的老师正在演示如何温杯烫盏,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婴儿。有个大姐悄悄跟我说,她来这儿上课是因为老公总嫌她泡茶像在煮中药。"你看这个凤凰叁点头的手法,"老师边注水边解释,"高冲低斟反复叁次,能让茶叶充分舒展。"
坐在我旁边的李阿姨已经退休两年,她说现在每周最期待的就是来工作室上课。"以前觉得喝茶就是解渴,现在才发现注水时的手势、水温的控制都有讲究。"她掏出手机给我看上周拍的茶汤照片,"你瞧这金黄透亮的汤色,我女儿都说像琥珀。"
负责茶艺教学的陈老师告诉我,他们最近调整了课程安排。"很多上班族反映晚上想来放松,我们就增设了七点后的茶修课。有对程序员小夫妻每周末都来,说闻着茶香比打游戏解压。"
当年轻人遇见老茶客
有意思的是,这个空间同时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人。二十出头的姑娘们围坐着学习鉴别春茶秋茶,而几位老茶客则在角落安静地品着陈年普洱。穿汉服来参加茶会的95后小赵说:"第一次知道原来绿茶要用85度水冲泡,我以前可都是直接沸水往上浇。"
负责茶席布置的林姐正在教学员插花。她选了两支带青苔的枯枝配白茶,"茶席插花讲究留白,就像人生需要呼吸感"。窗外车水马龙,室内茶烟袅袅,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说喝茶是"忙里偷闲,苦中作乐"了。
上次遇到个特意从县里赶来的茶农,带着自家种的黄金茶来交流。他说现在种茶人也要懂品鉴,才能种出好茶。看着他和年轻学员们讨论茶树品种改良,恍惚觉得这杯茶连起了城乡两端。
记得有回遇到个心急的学员,泡岩茶时总忍不住掀盖闻香。老师笑着拦住他:"好茶就像感情,要给它苏醒的时间。"果然第叁泡时,那位学员惊喜地发现茶汤里竟出现了桂花香。其实在怀化品茶课程工作室,每个人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节奏。
现在经过那栋米白色小楼时,常能看到暖黄灯光下影影绰绰的人影。或许他们不只是来学泡茶技巧,更是在寻找一种与自己相处的方式。毕竟生活就像泡茶,温度对了,时间够了,滋味自然就出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