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安火车站200一次快餐,高安站快餐服务200元
那天下午路过高安站,听见两个等车的旅客在闲聊。“这附近哪有实惠的饭吃?”“前面巷子转角的快餐店,二十块两荤两素,味道还挺地道。”
我忍不住停下脚步。在这个高铁站餐食动辄大几十的年代,居然还能听见这样的对话。顺着他们指的方向往里走,果然看见一家叫“老陈快餐”的小店,玻璃门上贴着褪色的价目表。
藏在车站背后的味道
推开店门,老板娘正麻利地给外卖盒打包。“要吃饭吗?现在刚好有现成的。”她头也没抬,手上的动作不停。开放式厨房里,叁个不锈钢菜盆装着刚炒好的菜,冒着热气。
“这么实惠,在火车站附近能赚到钱吗?”我忍不住问。老板擦着手从后厨出来,笑了:“做了十几年啦,来的都是熟客。我们不做那些花里胡哨的,就图个实在。”
正说着,一个穿着制服的车站工作人员走进来:“老规矩,青椒肉丝套餐。”看来确实是熟门熟路。
我要了份招牌饭,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。隔壁桌是刚下火车的农民工兄弟,俩人合点叁个菜,就着米饭吃得正香。“这比站里便宜多了,”其中一个说,“而且分量足,能吃饱。”
老板娘过来收拾旁边的桌子,顺口接话:“我们这高安站快餐服务200元?那是绝对用不了的。二十块的套餐,要是两个人来吃,再加个汤都够啦。”
这话把大家都逗笑了。确实,在物价飞涨的今天,这样的价格实在难得。
饭吃到一半,进来个外卖小哥,一次性取了七八份。“这都是附近商铺订的,”他边装车边说,“这一带就数他家性价比最高。”
店里人来人往,却有种特别的亲切感。墙上挂着的老式钟表滴答作响,仿佛在提醒着,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节奏的时代,还有些东西保持着原来的样子。
临走时,我看见收银台后面贴着一张泛黄的营业执照,开业日期是2008年。老板见我注意到这个,语气里带着点自豪:“经历过多少风浪啦,但我们始终这个价。”或许,这就是街坊邻里都爱来这儿的原因吧。
走出小店,回头看了眼招牌。夕阳正好照在“老陈快餐”四个字上,给这个平凡的小店镀了层温暖的光。这样的高安火车站200一次快餐,或许才是车站周边最真实的生活写照。
站前广场上,列车呼啸而过。而这条小巷里的家常味道,还在继续温暖着每一个路过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