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国耍女娃,安国玩童趣游
安国这座小城,我打小就熟悉。青石板路弯弯曲曲的,两旁的老房子还保留着明清时候的模样。每次回来,总能听见巷子里传来孩子们银铃似的笑声,这就是咱们安国特有的"耍女娃"了。
说起安国耍女娃,那可不仅仅是逗小孩玩这么简单。老辈人常说,这里头有门道。你瞧那抱着孙女的阿婆,嘴里哼着谁也听不懂的童谣,手指轻轻点在娃娃的眉心,娃娃就咯咯笑起来。这种亲切的互动,怕是城里人很少见到了。
童趣里的老手艺
我在南街遇见位做糖人的老师傅,他的摊子前总是围满了孩子。"来,爷爷给你画个小兔子。"他舀起一勺糖稀,手腕轻轻转动,不消片刻,活灵活现的糖画就成了。孩子们的眼珠子瞪得溜圆,那神情,比收到什么贵重礼物都开心。
说来也怪,现在的孩子玩具堆成山,却总少了些味道。反倒是这些简单的手艺,能让他们安安静静看上半天。我想,这就是安国玩童趣游最打动人的地方——它让快乐变得特别纯粹。
往城东走,有个老戏台。每逢初一十五,这里就会上演皮影戏。白色的幕布后面,老艺人手指翻飞,那些牛皮做的小人儿就活了起来。台下的小观众们看得入迷,时不时发出惊叹声。这场景,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,也是坐在同样的位置,为孙悟空叁打白骨精叫好。
其实啊,安国耍女娃的精髓,就在于这份代代相传的温度。现在的人总说忙,忙着工作,忙着应酬,却忘了停下来,陪孩子好好玩一会儿。在咱们这儿,大人们都明白,最好的童年,就是有人陪着一起闹,一起笑。
河边那片草地,是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。放风筝的,踢毽子的,还有玩老鹰抓小鸡的。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跑过来,拉着我的衣角说:"叔叔,你会编蚂蚱吗?"我愣了一下,这才想起小时候爷爷教过我用草叶编小动物。试了几次,终于编成了,小姑娘高兴得又蹦又跳。
天色渐渐暗了,炊烟袅袅升起。孩子们被大人喊回家吃饭,巷子里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呼唤声。这就是安国最平常的一天,也是最珍贵的一天。在这里,安国玩童趣游不只是个说法,它是真真切切的生活。
临走时,我又听见那熟悉的童谣声。忽然明白,安国耍女娃这件事,守护的不仅是孩子们的快乐,更是我们每个人心里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。也许有一天,这些孩子长大了,也会带着他们的孩子回来,继续这简单而美好的传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