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城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学院附近茶饮小憩
夏日的黄昏总是拖得很长,下午五点半的光景,太阳还懒洋洋地挂在西边。我拐进诸城女子学院后街,立刻被一股熟悉的茶香包裹。这条小街不过百米,却藏着七八家茶饮店,成了学生们下课后的好去处。
街角那家“清心茶坊”的老板娘认出了我,隔着玻璃窗就笑起来。推门时风铃叮当作响,她一边擦拭茶杯一边说:“老规矩,茉莉奶绿?”我点点头,在靠窗的老位置坐下。这个角度正好能看见叁叁两两的女学生抱着书本经过,偶尔会有相熟的朝店里挥挥手。
茶香里的青春时光
隔壁桌坐着两个女生,桌上摊着笔记本,却一直在讨论周末要去哪里玩。“要不要试试新开的那家店?”扎马尾的女生指着对面,“听说他们家的水果茶很特别。”她的同伴咬着吸管想了想:“可是这家的珍珠煮得特别软糯啊...”
听着她们的对话,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大学时光。那时候我们也总爱泡在学校后街的茶馆,五块钱一杯的奶茶能坐整个下午。现在条件好了,学生们点的饮品花样繁多,但那种属于青春的热闹劲儿,似乎从来都没变过。
老板娘送来茶时,特意多加了些椰果。“看你经常来,算是老顾客的特别招待。”她转身招呼新进来的客人时,围裙口袋里露出半截书脊——居然是本《茶经》。
窗外渐渐热闹起来。有个女生提着六杯打包的奶茶匆匆走过,看样子是帮室友带的;另一群人在店外的遮阳伞下围坐,分享着超大杯的果茶。这条学院附近的茶饮小憩场所,在傍晚时分展现出最生动的模样。
记得去年冬天第一次来这里,是因为躲雨。那时刚搬到附近,对周围还不熟悉。湿漉漉地推门进来,点了一杯热乌龙,看着窗外的雨幕和奔跑的学生,突然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。后来便常常过来,有时候写稿,有时候纯粹发呆。
黄昏的光线变得柔和,给整条街镀上了金边。店里的人渐渐多了,但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喧闹。没有人高声说话,只有茶杯与托盘碰撞的轻响,还有偶尔爆发的轻笑。
我慢慢喝着茶,看着夕阳在学院教学楼的玻璃窗上跳跃。这样的时刻让人格外安心,仿佛时间的流速都变慢了。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爱在茶馆消磨时光——不止为了那杯茶,更是为了这份难得的从容。
茶杯见底时,天边已经染上了晚霞。我起身结账,风铃再次响起。走出店门,茶香还在鼻尖萦绕,而街灯刚刚亮起,温暖的光晕笼罩着这条永远充满生机的小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