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州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化州女子学院后街现在好玩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20:28 来源:原创内容

前两天刷朋友圈,看到有人发了张化州女子学院后街的夜景照片,灯火通明的小摊排成长龙,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烟火气。突然想起自己毕业都快五年了,不知道那条承载着无数青春记忆的后街,现在变成什么样了?

趁着周末得空,我特意坐高铁回了趟化州。走出车站那刻,湿润的南方空气扑面而来,还是熟悉的味道。出租车司机听说我要去女子学院后街,笑着用化州话说:“现在那里可比以前热闹多啦!”这话让我心里莫名期待起来。

巷口还是那个巷口

站在后街入口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两旁的榕树垂着长长的气根。下午四点半,摊主们正推着小车陆续进场,铁轮子压在石板上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。卖糖水的大姐认出了我:“咦?你是不是以前总来买双皮奶的那个女仔?”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,居然还有人记得。

我顺着窄窄的巷道往里走,发现确实变了些模样。原来破旧的雨棚换成了统一的遮阳伞,上面印着可爱的卡通图案。但那些老摊位都还在——阿婆的萝卜牛杂、大叔的章鱼小丸子、总是多给一勺花生碎的凉茶铺。空气里飘着蒜蓉辣椒的香气,混着烤红薯的甜味,这味道瞬间把我拉回了学生时代。

转角那家旧书店居然还开着,只是多了个“二手教材置换”的牌子。推门进去,老板正戴着老花镜修一本破旧的《红楼梦》。他头也不抬地说:“随便看,新到了几本1980年的《读者》。”这话让我恍惚觉得,时间在这里从没流逝过。

夜幕下的烟火人间

等到华灯初上,后街彻底活了过来。刚下课的学生叁叁两两挤在炸串摊前,七嘴八舌地点着要土豆片还是金针菇。奶茶店排起了长队,有个扎马尾的女生大声说:“我要波波芋圆奶茶,多加冰!”这场景让我想起当年和室友在这里,为杯奶茶能聊到宿舍关门前一刻。

新开的几个摊位前围满了人。有个小哥哥在现做虾滑,铁板上滋滋作响;旁边卖糯米糕的阿姨手法娴熟,把热乎乎的糕点装进纸袋。我试探着问卖煎饼果子的大叔:“现在生意还好做吗?”他一边翻着面饼一边笑:“这些学生妹仔很照顾生意的,就是城管来得比你们上学时勤快咯!”

最让我惊喜的是巷尾多了个文创小摊,摆着学生们手工制作的耳环和钥匙扣。守摊的学妹说这些都是设计系同学的作品,有个树叶形状的胸针特别精致。我买了个印着“化州女子学院”的帆布袋,针脚细密,比外面卖的更有心意。

坐在以前常去的糖水铺,点了一碗香芋西米露。老板娘往我碗里多加了两勺椰汁:“看你面熟,以前常来的吧?”我点点头,糖水的甜香在舌尖化开,忽然明白为什么毕业多年的人总爱回这里看看——这条街装的不只是美食,更是永远鲜活的青春。

离开时已是晚上九点,后街依然人头攒动。转角处新开了家自习咖啡馆,透过玻璃窗能看到里面埋头看书的学生。或许再过五年、十年,当这些学妹变成学姐再回这里,也会像今天的我一样,在后街的烟火气里找到曾经的自己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