涟源小巷子玩辩辩快餐,涟源小巷尝鲜辩辩小食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38:32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巷子窄得两人并肩都勉强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油亮。我站在巷口犹豫了一下——是这里吗?朋友只说“到了涟源,钻进巷子找那家蚕蚕快餐”,可没说是这样不起眼的地方。

巷子深处飘来一阵热乎乎的香气,混合着辣椒和酱油的焦香,让人走不动道。循着味儿往前,拐角处果然有个小铺面,红漆招牌都褪色了,但“蚕蚕快餐”四个字还认得出。

老板娘正麻利地颠着炒锅,火苗忽地窜起老高。“新来的?”她头也不抬,“今天有招牌小炒肉,配米饭绝了。”我说要尝尝鲜,她下巴往屋里一扬:“自己找位置坐,碗筷在消毒柜。”

那一口地道的烟火气

等菜的工夫,我打量起这小店。统共就六张桌子,墙上的菜单用粉笔写着,价格实在得让人怀疑是不是少写了个零。隔壁桌的大哥吸溜着米粉,含混地说:“他家的小炒肉,吃了五年都没腻。”

菜上来了。嚯,这分量!青椒油亮亮的,肉片薄而匀称,带着恰到好处的焦边。尝一口,辣味先冲上来,接着是酱油的醇香,最后还有一丝回甜。米饭蒸得真好,粒粒分明,配着汤汁能吃叁大碗。

“怎么样?”老板娘擦着手过来,“我们的涟源小巷尝鲜辩辩小食,可不是随便叫的。”她得意地说这辣椒是本地农户种的,肉要选前腿梅花,连酱油都是特地找作坊订的,“别处吃不着这个味儿。”

正说着,她的手机响了。“来了来了,外卖单这就做。”她麻利地系好围裙,又回到灶台前。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叫“蚕蚕快餐”了——快,但绝不含糊;简单,却很有嚼头,就像这菜里的每一片肉,每粒米,都经得起品味。

巷子外的世界车水马龙,巷子里却像是按了暂停键。在这里吃饭不用赶时间,也没人催你。旁边那桌是附近工地的工人,说说笑笑地分享一盆水煮鱼;靠窗坐着一对情侣,头碰头吃着一碗馄饨。这大概就是最真实的市井生活吧。

结账时我问老板娘:“没想过把店开到大街上?”她笑了,皱纹挤在一起:“搬走了,老主顾上哪找去?再说了,”她指指巷口,“在这巷子里,饭菜才更有味道啊。”

走出巷子,回头再看一眼。夕阳把巷子染成金色,那家小店还静静地守在那里。我想,改天一定再来,试试他们家的其他菜。这样的地方,这样的味道,值得一次又一次地回头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