盖州品茶加惫工作室,盖州茶道体验坊
路过盖州老城区那家新开的茶坊时,我总忍不住放慢脚步。木招牌上"盖州品茶加惫工作室"几个字刻得端正,玻璃门内隐约能看见竹帘和陶罐,这和旁边喧闹的奶茶店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推门进去时风铃轻轻响动,穿棉麻衫的茶艺师正在给客人演示怎么温杯。"我们这儿啊,就是让年轻人也能轻松学茶道。"她边烫紫砂壶边和我聊天,"很多人觉得茶道特别高深,其实就像泡好喝的茶,交投缘的朋友。"盖州茶道体验坊最近在本地年轻人里渐渐有了名气,周末常能看到二叁十岁的上班族结伴来体验。
从手机扫二维码到端起小茶杯
记得头回来这儿,我在门口犹豫了好一会儿。倒是茶艺师小陈主动招呼:"刚到的凤凰单丛,进来尝尝?"她没急着讲茶叶等级,反而先问我平时喝什么茶。听说我常喝咖啡,她笑着取出蜜兰香单丛:"这个香气特别,你先闻闻看。"
盖州品茶加惫工作室最让人舒服的就是这个——他们不给你上课,而是陪你发现。小陈教我闻香时说的那句话特别在理:"好茶自己会说话,咱们安静听着就行。"
慢慢地,我从认全茶具都费劲,到现在能分辨出不同水温对茶汤的影响。上周还成功泡出了一壶果香明显的铁观音,当时几个茶友都夸进步大。放在叁个月前,我绝对想不到自己会迷上这个。
其实真正打动我的,是这里的氛围。现代人太需要这样一个能安心发呆的地方了。没有绩效指标,不用赶进度,就是单纯地注水、出汤、品茶。有时候和邻座陌生人聊起茶味变化,一下午就不知不觉过去了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现在周末要是得空,我常会去盖州茶道体验坊坐坐。他们的工作室藏在老巷子里,导航不太容易找到,但熟客们都爱这份清净。最近他们在调整空间布局,准备在窗边加张长茶桌,让更多人可以围坐在一起喝茶。
上回碰到位阿姨,她说女儿给她在这里报了名:"孩子们总觉得我们老年人跟不上时代,但在这儿学茶道,反而让我教年轻人怎么认老白茶。"她小心地用茶夹翻动茶叶的样子,特别从容安宁。
茶艺师偶尔会聊起他们筛选茶叶的标准。不是越贵越好,而是要特点鲜明——要么回甘明显,要么香气独特,总得有个让人记住的地方。这种实在的选茶方式,让很多刚开始接触茶道的年轻人少走了弯路。
有时候看着盖州品茶加惫工作室里新来的客人手忙脚乱地摆弄茶具,就像看到最初的自己。茶道这事急不得,得像喝茶那样,一口一口慢慢来。当温热的茶汤滑过喉咙,那种由内而外的舒展,确实是碳酸饮料给不了的慰藉。
临走前又遇到小陈在帮客人选茶叶。"带点漳平水仙回去吧,"她边包装边说,"晚上喝这个不影响睡眠。"盖州茶道体验坊总这样,不经意间给你妥帖的关怀。玻璃壶里正煮着的陈皮老白茶飘出枣香,这样的下午,让人真想一直坐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