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盘水火车站后面的巷子怎么走,六盘水火车站后巷路线询问
六盘水火车站后面的巷子怎么走
刚出六盘水火车站,热乎乎的风混着汽车喇叭声扑面而来。我拖着行李箱站在广场上,心里直打鼓——朋友说的那家藏在车站后面巷子的酸汤鱼,光听描述就馋得人流口水,可这人生地不熟的,该往哪儿找呢?
正发愁呢,瞅见旁边报刊亭的大爷在摇蒲扇。我凑过去问路,他蒲扇往右前方一指:“看见那个红色招牌的超市没?从旁边那个斜坡下去,拐两个弯就到。”怕我记不住,还特意补充,“记着啊,要穿过一栋旧楼底下那个通道,里头有点暗,但走着没事。”
按着大爷指的路往前走,果然在超市旁找到个不太起眼的斜坡。坡口挤着两辆叁轮车,几个挑着担子卖李子的嬢嬢正用方言聊天。往下走十来米,景色突然变了——火车站前的车水马龙像被按了静音键,青石板路两侧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,阳台晾着的衣服在风里晃荡,空气里有股潮湿的苔藓味。
要说这六盘水火车站后巷路线询问还真问对了人。穿过居民楼底层时确实挺暗,但远远能看见对面巷口的亮光。刚走出来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——窄窄的巷子弯弯曲曲向前延伸,两旁挨挨挤挤全是小吃摊:烙锅摊子滋啦作响,烤豆腐冒着焦香,还有个大姐站在凳子上搅动大锅里的羊肉粉汤。
巷子中间最热闹的那家,果然挂着“刘记老酸汤”的布幌子。老板娘正在店门口剔鱼,听我说是找过来的,笑着指砧板上的鲜鱼:“来得正好,这江团刚送来的。你从车站过来是不是走了楼洞子?好多头回客都找不着那道门。”我心想,可不是嘛,要不是问对路,谁晓得火车站背后藏着这么个烟火气十足的地方。
等菜时和邻桌聊起来,对方是常来的熟客。他说这巷子往里走还有老式理发店和修表铺,再拐个弯能通到菜市场。“这地方我们走了几十年喽,你们外地来的确实得打听清楚。前阵子有个小伙在广场转了叁圈,就是没敢往楼洞里走。”
热腾腾的酸汤锅端上来时,我忽然觉得这趟找路挺值。要是直接打车到饭店门口,哪能看见居民楼里追逐打闹的孩子,哪能听见裁缝铺传来的缝纫机嗒嗒声,更不会知道巷子深处那棵黄桷树下午会落满麻雀。看来有些好地方,就得稍微费点周折才能找到。
结账时老板娘热情地送到门口,又给指了条近路回车站。说是从黄桷树那边左转,经过邮局后门上台阶就是站前路。我试着走了一遍,果然比来时要近不少。回头望去,巷口的灯光在暮色里连成一条温暖的线,把火车站冰冷的建筑轮廓柔和地衔接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