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陆约附近200米学生点,安陆近处200米学生点
今晚的安陆街头格外热闹,晚风里飘着烧烤摊的香气,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正围着糖水摊说笑。看着他们,我突然想起昨天邻居王阿姨的抱怨:"现在这些孩子啊,放学就爱往安陆约附近200米学生点跑,也不知道那儿有什么魔力。"
这话倒是勾起我的好奇心。作为在安陆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居民,我决定亲自去转转。从人民路拐进小巷,没走几步就听见年轻人的欢笑声。顺着声音找去,眼前豁然开朗——这不就是大家常说的安陆近处200米学生点嘛。
意想不到的发现
说实在的,这地方比我想象的要热闹多了。不足百米的小街,两侧密密麻麻开着各种小店。左手边是家书店,外面摆着最新教辅,几个戴眼镜的学生正认真挑选。右手边的奶茶店飘来阵阵奶香,店员熟练地摇晃着雪克杯。"要芋圆波波还是杨枝甘露?"这句问话此起彼伏。
再往深处走,居然还有家开了十几年的文具店。老板娘坐在柜台后织毛衣,见到熟客就抬头笑笑。店里挂着各式各样的文具,从卡通橡皮到限定款签字笔,应有尽有。两个女生在货架前小声讨论:"你看这个本子,做笔记肯定很方便。"
最让我惊讶的是,这些看似普通的店铺,竟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小生态。学生们能在这里解决学习需求,也能适当放松。怪不得会成为众所周知的安陆约附近200米学生点。
藏在细节里的温度
坐在巷口的石阶上,我仔细观察着来往的学生。他们叁叁两两,书包斜挎在肩上,脸上挂着轻松的笑容。有个男生急匆匆跑进打印店,出来时举着一迭复习资料,如释重负地呼了口气。
对面小吃摊的阿姨和我搭话:"这些孩子啊,都是常客了。每天放学这个点准来。"她一边翻动着铁板上的煎饼,一边继续说,"有个小姑娘特别爱吃我家煎饼,说像她奶奶做的味道。"
这话让我忽然明白了什么。安陆近处200米学生点之所以受欢迎,不只是因为便利,更因为这里充满人情味。店主记得熟客的口味,同学之间会在这里偶遇,就连街角的流浪猫都被学生们喂得胖乎乎的。
夜幕渐渐降临,路灯一盏盏亮起。学生们陆续离开,店铺也开始收拾打烊。我站起身,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,心里莫名有些感动。这条普通的小街,原来承载着这么多青春记忆。
回程的路上,我又经过那个安陆约附近200米学生点。此刻的街道安静了许多,只有文具店的卷帘门还未完全拉下,透出温暖的灯光。或许明天放学时分,这里又会重新充满朝气,继续上演着属于学生时代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