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顶山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后街现在还有趣吗
平顶山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?路过校门口的时候,我突然冒出这个念头。毕业五年了,那条飘着烤串香和栀子花味道的小巷,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呢?
拐进巷口第一眼就看见那家奶茶店还在,只是招牌从"甜甜奶茶"换成了"云朵奶缇"。老板居然还认得我,笑着说现在学生都爱喝奶盖茶,叁块钱的珍珠奶茶早就不做了。门口那棵老槐树倒是没变,树荫底下还是摆着两张塑料凳,只是以前总坐在那儿等奶茶的学妹们,现在都捧着手机在刷短视频。
再往里走,麻辣烫摊子还在老位置,老板娘系着那条洗得发白的围裙。她记得我总爱多加豆皮,还打趣说:"这些年毕业的姑娘们,就数你们那届最爱吃辣。"巷子深处新开了家文创小店,卖些手账本和毛绒挂件,几个穿校服的女生正围着展示台拍照。这让我想起当年和室友在这淘发卡的日子,那时候十块钱能买一整套。
那些熟悉的老店和新面孔
裁缝铺的陈阿姨还在窗边踩缝纫机,看见我就放下手里的活计。她说现在学生都网购衣服,改裤脚的活儿少多了,倒是经常有毕业多年的学生寄来正装让她修改。隔壁网吧变成了自助书吧,透过玻璃墙能看见里面摆着懒人沙发,几个学生在看书。这变化让我有些恍惚,从前我们可是排着队等开机呢。
新开的炸鸡店飘来香味,但最让我惦记的还是拐角那家鸡蛋灌饼。没想到摊主大姐还记得我的口味:"不要生菜,多加土豆丝对吧?"咬下第一口,酥脆的饼皮混着酱香,味道居然和记忆里分毫不差。她说现在学生都喜欢加鸡排,但总留着老面糊,就怕哪天毕业生回来找不到这个味儿。
文具店王老板在教孙女认字,见我进来就笑:"又来买荧光笔?"架子上现在摆着好多我没见过的文创胶带,但角落里还放着我们那届最爱用的便利贴。结账时他执意不肯收钱,说能看见老学生回来比什么都强。
暮色渐浓时,巷口的烧烤摊开始摆桌子。胖老板正在串肉串,炭火映得他额头亮晶晶的。他说现在学生零花钱多了,但最爱点的还是五块钱的烤饼。我突然想起大二那年冬天,和室友在这儿分食烤红薯的情形,当时她说以后要开家甜品店,就开在后街。
路灯次第亮起,把巷子照得暖融融的。几个女生说笑着从我身边经过,她们讨论着待会要去尝新开的螺蛳粉。这场景如此熟悉,仿佛看见当年的我们。后街确实变了,新铺面换了旧招牌,但那些温热的人情味还在空气里飘着。
走出巷口前我又回头望了一眼,奶茶店门口那棵老槐树在风里轻轻晃着叶子。或许明年这个时候,我还会再来看看。毕竟这条巷子就像个老朋友,虽然换了新衣裳,可你一开口,它还是能用熟悉的口吻和你聊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