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江口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,丹江口学生相约每次五百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4:42:01 来源:原创内容

丹江口这座小城最近有个话题悄悄传开了——初中生之间流行起“一次五百”的约定。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,我邻居家读初二的小宇上周就神秘兮兮地跟我提起过。

那天下午放学,我看见小宇和叁个同学凑在小区凉亭里,手里攥着几张红色钞票。“这可是我们攒了两个月的!”小宇眼睛亮晶晶的,“说好了每人出五百,周末去实现那个计划。”

藏在零花钱里的小梦想

后来我才弄明白,原来这“丹江口学生相约每次五百”是孩子们自发组织的互助小组。每到月底,几个要好的同学就各自拿出五百块钱,轮流帮助一个成员实现小心愿。上个月帮小宇买了心心念念的望远镜,这个月轮到胖胖买绘画套装,下个月则是小雨想资助山区小朋友。

“其实五百块说多不多,”小雨掰着手指算,“少喝半年奶茶,少买两个皮肤,再从压岁钱里抠点儿就出来了。”她说话时脸颊红扑扑的,辫子随着动作轻轻晃动。

让我惊讶的是,这些孩子把账本记得特别仔细。作业本背面用彩笔画着表格,谁什么时候交钱,钱用在哪里,剩下多少余额,写得清清楚楚。有个绿色封面的笔记本专门贴购物小票,旁边还认真写着使用感受。

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

最打动我的不是他们攒钱的方式,而是这个过程里发生的变化。原本内向的小宇现在会主动去文具店砍价;数学课代表主动帮胖胖补习,就为了让他少报个辅导班省下钱;小雨上次还研究了好久怎么鉴别画材真伪。

有次我路过教室,听见他们正在争论。“要不咱们改成三个月一次?这样能攒一千五,能千更大的事。” “不行不行,说好了一次五百的规矩不能破!”孩子们争得面红耳赤,最后用投票解决了问题。

胖胖妈妈有天在菜场拉住我:“这孩子现在懂得心疼钱了,昨天还说要把旧漫画卖了凑份子。”她眼角笑出细细的皱纹,“以前可是给多少零花钱都不够花。”

其实想想,丹江口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这个约定,早就不止是钱的事儿了。就像小宇摆弄着他的望远镜说的:“我们现在看东西,好像比以前清楚多了。”他说的不只是望远镜的效果吧。

昨天傍晚我又看见他们坐在石阶上,脑袋凑在一起讨论下一个五百块的计划。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,那些兴奋的比划手势,让我忽然觉得,这些孩子正在用自己的方式,触碰着成长的真实温度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