磐石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坚贞旁叁百元的真情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6:44:45 来源:原创内容

老街拐角的修鞋摊子后面,老陈正给客人补一双脱胶的运动鞋。锤子敲打鞋底的声音闷闷的,像他这些年说过的话一样实在。摊子旁边总放着两张小板凳,另一张是给阿珍准备的。

二十年前阿珍从隔壁县搬来,在菜市场摆了个豆腐摊。老陈第一次去她那儿买豆腐,递过去五块钱,阿珍找零时多给了叁块。老陈捏着那叁块钱在摊子前站了半天,最后还是退回去了。“你这豆腐卖得便宜,”阿珍擦擦手,“该找多少找多少。”

叁百块钱的缘分

那年头老陈租的房子月租叁百,正好是阿珍半个月卖豆腐挣的钱。有次老陈鞋摊的叁轮车坏了,阿珍二话不说借他叁百块修车。“反正我这些豆腐卖完也就这个数,”她说得轻描淡写,“你慢慢还。”这一慢就是二十年。

老陈后来才知道,阿珍那时候也难。刚离了婚,带着个上初中的女儿,白天卖豆腐,晚上接零活。可每次老陈要还钱,她总说“不急”。“你那叁轮车老坏,留着急用。”实际上那叁百块像根看不见的线,把两个摊子悄悄连在了一起。

磐石附近300块钱的爱情就是这么开始的。不是花前月下,是一个修鞋的和一个卖豆腐的,在菜市场和后街之间来来往往。老陈给阿珍修从来不收钱的鞋,阿珍给老陈送每天最后一块豆腐。叁百块的债一直欠着,像他们心照不宣的约定。

有回老陈重感冒,摊子叁天没开。第四天一早,阿珍提着保温桶站在鞋摊前,里面是熬出米油的白粥。“你再不好,我女儿该说我照顾不周了。”老陈这才知道,阿珍女儿早就把他写进了作文里,题目叫《妈妈的修鞋匠》。

坚贞旁叁百元的真情大概就是这样,不在商场专柜里,而在保温桶的热气里。两个人谁也没说过喜欢,但菜市场的人都看得出来——卖菜的张婶常说:“他俩啊,一个补鞋一个补心。”

风雨来时

前年夏天洪水淹了半条街,老陈拼死把修鞋的工具箱抢出来,转头就往菜市场跑。阿珍的豆腐摊泡在水里,她正踮着脚捞飘在水上的黄豆。老陈把她拉出来时,阿珍突然笑了:“这下欠你的叁百块真还不上了。”老陈第一次抓住她的手:“那就不还了,算我入股。”

水退后,老陈用积蓄盘下个小店面,前面修鞋,后面隔出空间给阿珍卖豆腐。搬家那天,阿珍从铁盒里拿出叁张褪色的一百块塞给老陈。“债还清了,”她说,“往后是合伙人了。”老陈把钱对折好放回她口袋:“留着,当我们的共同基金。”

现在经过小店的人总能看见,修鞋机嗡嗡响着,豆腐屉冒着热气。老陈还是闷头修鞋,阿珍依旧利索地切豆腐,但客人买豆腐时会自然地问老陈好,修鞋的也会顺便带块豆腐回家。

昨傍晚收摊时,老陈从工具箱底层摸出个丝绒盒子。打开是枚金戒指,样式简单得很。“用那叁百块基金买的,”他说话时不敢看阿珍的眼睛,“利滚利二十年,应该够了吧?”阿珍把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,伸过去时微微发抖。

磐石附近300块钱的爱情长成了坚贞旁叁百元的真情。没有婚宴没有婚纱照,只有鞋摊和豆腐摊合并成的夫妻店。街坊们都说,那叁百块可能是世上回报率最高的投资——它买到了二十年如一日的早晨问候,买到了雨天的伞病中的粥,买到了洪水来时紧紧拉住的手。

今早开门时,隔壁新来的奶茶店小姑娘好奇地问:“阿姨,你们这店为啥叫‘叁百块’啊?”阿珍正给老陈整理衣领,回头笑笑:“因为我们最贵的东西,就值叁百块。”阳光照在戒指上,晃出细碎的光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