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车站旁的老街旧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5:09:29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条藏着烟火气的小巷

每次路过锦州火车站,总忍不住往对面那条小巷子多瞧两眼。说来也怪,火车站这边人来人往吵吵嚷嚷的,可一过了马路,就像掀开一道厚厚的帘子,忽然就安静下来了。巷口那家修鞋摊的老大爷,总慢悠悠地敲着鞋掌,那声音不紧不慢的,倒像是这条巷子的心跳。

往里走几步,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角还留着前两天下雨的湿气。巷子不宽,两旁是些老旧的居民楼,阳台上晾着衣服,花盆里的月季开得正好。有户人家厨房的窗户开着,飘出土豆炖豆角的香味,这时候要是饿着肚子,可真有点受不了。住在叁楼的阿姨正从窗口探出身来收衣裳,看见生面孔也不惊讶,就笑着点点头。

再往里走,倒是藏着几家小店。有家理发店,红色的转灯已经不太转了,老师傅穿着白大褂,正给一位大爷剃头。旁边是个旧书店,老板躺在藤椅上看报纸,店里的书堆得满满的,走进去了还得侧着身子。最热闹的是巷子中间那家小吃店,下午叁四点钟就有人排队等着买刚出锅的油炸糕,五毛钱一个,咬一口,红糖能流到手腕上。

这条锦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和旁边那些高楼大厦比起来,像是活在不同的时代里。外面马路上车来车往,人们急着赶火车,急着去办事,可一走进这条巷子,时间就慢了下来。有位大叔坐在自家门口的小马扎上,不慌不忙地修理着老式收音机;几个老太太围在一起择菜,聊着谁家孩子要结婚的事。这里的生活好像还停留在二十年前,简单,却也踏实。

我在巷子里转悠的时候,碰见一位在这住了四十多年的老爷子。他正在自家门口给几盆辣椒浇水,听说我对这条巷子感兴趣,便打开了话匣子。“这巷子啊,”他指了指脚下,“我年轻时候就是这样,就是更破点。那会儿火车站还没这么大,对面这一片都是平房。”他说这条巷子最热闹是上世纪九十年代,那时候巷口有说书的,晚上还有人摆摊卖馄饨,现在倒是清净多了。

车站旁的老街旧巷就是这样,它不像那些特意保护起来的古街,没有游客,也没有商业气息。它就是普普通通的居民区,住着普普通通的人,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。可正是这种普通,让人觉得亲切,觉得踏实。巷子里的人彼此都认识,谁家做了好吃的,总会给邻居端一碗;谁家有什么事,大家都会搭把手。

天色渐渐暗了,巷子里亮起了灯。不是那种明亮的路灯,而是从各家窗户里透出来的、暖暖的灯光。我又回到了巷口,回头看时,整条巷子安安静静的,只有几家小吃店还亮着招牌。火车站那边的喧嚣似乎很远,而这条锦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就像城市里的一个小岛,守着自己的节奏,不慌不忙地过着每一天。

走出巷子,重新回到车水马龙的大街上,像是从一个世界回到了另一个世界。但我知道,明天,后天,很久以后,这条车站旁的老街旧巷还会在那里。修鞋的大爷还会敲着他的鞋掌,楼上的阿姨还会在窗口收衣服,小吃店的油炸糕还会准时出锅。这样的地方,在越来越快的城市变化中,显得格外珍贵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