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港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,校门暗号是否仍在使用
贵港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
前几天刷手机,无意中看到一个老帖子,里面提到了“贵港学校门口暗号”这几个字。就这么几个字,像一把钥匙,一下子把我记忆的匣子给打开了。我盯着屏幕愣了会神,心里忍不住嘀咕:这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,现在的小朋友们,还有谁玩这个啊?
说起学校门口的暗号,那可是我们八零九零后集体记忆里挺有意思的一个片段。那会儿,没有现在这么多智能手机,放学后的时光,是属于小伙伴之间的秘密和游戏的。我还记得,我们班的“秘密基地”就在学校后门的小卖部旁边,要想进去,得先对上暗号。有时候是当周流行的动画片台词,有时候是一句改了词的顺口溜。要是对不上,那可不好意思,就算是最要好的朋友,也得被“拒之门外”几分钟,看着里面的人得意地笑。
这种暗号,你说它有什么用呢?好像也没什么实际用处,既不能当饭吃,也不能帮你考试多加几分。但它就是一种身份的认同,一种小圈子的快乐。仿佛对上了那句稀奇古怪的话,大家就是“自己人”了,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和兴奋,现在想想都觉得特别纯粹。它就像是我们那个童年时代一个小小的、会呼吸的印记。
那么,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:贵港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?我特意问了问我一个在贵港当小学老师的同学。她听了我的问题,在电话那头就笑了。她说,现在的小学生,玩法早就更新换代啦。他们的社交圈子,很多都在各种线上游戏和社交软件里。有时候下课会凑在一起讨论游戏里的任务,或者分享某个短视频平台的梗,那种需要面对面、悄悄说出口的实体暗号,确实很少见了。
想想也是,时代变了嘛。现在的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沟通方式和娱乐语言。我们那时候觉得神秘又好玩的口令,在他们看来,可能有点像“出土文物”。这种充满童趣的校门暗号是否仍在使用,答案似乎已经偏向于“很少”或者“几乎没有了”。这倒不是说现在的孩子缺少乐趣,只是他们的乐趣形式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了。
不过,我那位同学也说了句挺有意思的话。她说,虽然那种固定的暗号没有了,但孩子们之间那种建立小团体、分享小秘密的天性可一点没变。他们可能会用某个卡通贴纸,或者某种特定颜色的文具,作为心照不宣的“标志”。你看,形式虽然变了,但内核里那种对友谊和归属感的渴望,还是一样的。
这么一想,心里那点因为“暗号消失”而泛起的小小失落,也就淡了。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童年符号。我们怀念的,或许不只是那句暗号本身,更是暗号背后,那段无忧无虑、身边有一群伙伴的旧日时光。那种单纯的快乐,就像夏天里冰棍的味道,留在了记忆里,虽然再也尝不到,但那份甜,却一直记得。
所以啊,如果你哪天路过贵港的某所小学门口,听到有孩子还在用暗号对接头,那可真是遇到“活化石”了,绝对算得上是一道怀旧的风景线。如果听不到,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。毕竟,童年的快乐,永远不会只有一种固定的表达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