栖霞新茶论坛,品茗交流会话茶香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7:01:19 来源:原创内容

今天路过栖霞山脚的老茶馆,正好赶上今春头采的新茶开汤。几位茶友围坐着,桌上紫砂壶嘴还冒着热气,那股子鲜灵劲儿隔着老远就往鼻尖钻。

穿蓝布衫的茶馆主人老陈正捏着玻璃杯给人看茶汤:“你瞧这金骏眉的汤色,黄亮亮透着金圈,跟朝阳映在栖霞寺琉璃瓦上一个样。”旁边戴眼镜的年轻人凑近端详,镜片上都是蒸腾的水雾。

茶香里的人情味

其实咱们这栖霞新茶论坛啊,说到底就是爱茶人的客厅。上周五下午常来的李老师带了些自家焙的龙井,说是夫人非让带去给茶友们尝尝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穿唐装的老赵刚好拎着今年碧螺春来找老陈鉴定,两拨人碰上面,紫砂壶、盖碗、玻璃杯全摆开了,倒像是开了个小型茶话会。

记得有个生面孔第一次来,拘谨地问要不要付茶位费。老陈边烫茶杯边笑:“进这道门就是自己人,尝口新茶哪能收钱?要是喝顺口了,下次带点别的茶来换着品就好。”

这样的茶香交流总能碰出些趣事。前天有个姑娘说是按论坛里教的方法存茶,结果把肉桂和白茶收一个罐子里,串味串得哭笑不得。老陈听了直拍腿:“这得怪我!光说要密封,忘了提醒分开存放。”转身就从柜台取出几个锡罐借给她先用着。

水温和时间的默契

泡茶这事真急不得。上回见年轻人泡涌溪火青,水烧得滚开就往杯里冲,老陈赶紧拦着:“这茶娇嫩,八十度水正好,你看——”他边说边演示,水流沿着杯壁慢慢绕,“这样茶芽才舒展得开。”

等待茶叶舒展的几分钟里,大家也不干着急。有时聊聊今年栖霞山的春色,有时说说新发现的茶点搭配。西点师小张上次带来的绿茶玛德琳,配着太平猴魁,竟衬得茶汤格外清甜。这种不经意间的发现,比照着书本读来的还有意思。

老陈常念叨:“水知道温度,茶知道时间。”就像他柜台上那把养了十年的紫砂壶,现在光注清水都能透出茶香。这份功夫,不是看几本书就能练成的。

窗外飘起雨丝,茶馆里越发暖融融的。新来的茶客正学着用盖碗,出汤时手抖得厉害,老陈伸手托住碗沿:“手腕放松,像这样轻轻一转。”清亮的茶汤落入公道杯,泛起细密的白沫,有人轻声惊叹:“这茶汤真透亮!”

雨打屋檐声里,茶香愈发浓郁。桌上那泡凤凰单丛已经冲到第七水,余味依然绵长。穿格子衬衫的大学生正往笔记本上记着什么,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,和窗外的雨声混在一起,意外地和谐。

老陈往茶海里续水时突然说:“明年开春,咱们约着去茶山看看吧?亲眼看看茶叶怎么从枝头采下来。”好几个茶友立刻应和,有人翻出手机查车程,有人开始商量行程。紫砂壶又冒起了热气,新的茶话才刚刚开始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