喀什品茶海选工作室,喀什茗茶精选体验坊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6:47:08 来源:原创内容

喀什品茶海选工作室的木质招牌被午后的阳光晒得发烫,门帘一掀,茶香就混着老城的尘土气息扑面而来。这里不像个商铺,倒像是谁家敞开的客厅——几张矮桌上摆着釉色温润的茶具,墙角的铜壶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。

店主艾尔肯用搪瓷碗给我倒了碗药茶,深琥珀色的茶汤里浮着几朵淡黄色的小花。“这是塔吉克族老人教我的方子,”他吹开碗沿的热气,“山里采的野生昆仑雪菊,加上甘草和薄荷,夏天解暑最管用。”我小口啜饮,先尝到甘草的甜,接着薄荷的凉意在舌尖炸开,最后喉头留下雪菊的清苦。

茶碗里的千年时光

隔壁桌的维吾尔族老人正在玩牌,偶尔端起面前的玫瑰花茶呷一口。他操着带口音的普通话告诉我:“我在这条街上喝了四十年茶,从五分钱一碗喝到现在。以前的茶馆就是个棚子,哪有现在这么讲究。”

确实,如今的喀什品茶海选工作室早已不是简单的喝茶地方。靠墙的玻璃柜里陈列着几十种茶叶,从本地的药茶、果茶到内地的龙井、普洱,光是玫瑰花就有平阴玫瑰、和田玫瑰和大马士革玫瑰叁种。来自天南地北的茶客可以像在餐厅看菜单那样,先闻干茶香,再选想试的品种。

这种自由挑选的模式,让喀什茗茶精选体验坊成了茶客们的乐园。上周还有个广东来的客人,在尝了七种茶叶后,终于找到记忆里那种带着枣香的陈年茯砖。“就是这个味道!”他激动得直拍大腿,“二十年没喝到了。”

艾尔肯说,现在年轻人也爱上茶馆。“他们喜欢在抖音拍挑茶的过程,说这叫‘开盲盒’。其实啊,咱们祖辈早就这么喝茶了——谁家有了新茶,左邻右舍都来尝个鲜。”

正说着,两个背着相机的游客犹豫地站在门口张望。艾尔肯朝他们招手:“进来喝碗茶嘛,不买也不要紧。”这种敞亮的态度,倒是很符合喀什这座城市的性格。

夕阳西斜时,茶馆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。戴花帽的老人、刚下班的白领、好奇的游客,各自占据一张小桌。空气中飘着十几种茶香,维吾尔语、汉语和笑声混成一片。有个上海来的姑娘尝了沙枣茶后惊呼:“这个味道好奇妙,像在喝一片沙漠。”

我想,这就是喀什品茶海选工作室最动人的地方——它不只是卖茶,更像一个味觉的交汇点。丝路上的驼铃早已消失,但东西方的风味依然在这里相遇。每一碗茶里,都泡着一座城市的包容。

夜幕降临前,我买了包雪菊准备带走。艾尔肯边包装边说:“喝茶这件事啊,急不得。你看我们喀什人,有的是时间把一碗茶喝到没味。”他把纸包递给我,纸绳在手指间灵活地绕了几圈,打了个扎实的结。

走出茶馆,晚风带来远处烤馕的香气。回头望去,喀什茗茶精选体验坊的灯还亮着,像这座城市里永不熄灭的一盏茶炉。明天太阳升起时,又会有新的故事在这碗茶里展开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