蚌埠附近学生24小时随叫随到手机号,周边学子随时联系联系方式
最近啊,我有个亲戚家孩子刚来蚌埠上大学,遇到件挺着急的事——半夜急性肠胃炎,校外诊所都关门了,人生地不熟的特别无助。后来幸亏通过学长找到一个本地同学的号码,对方二话不说就帮着联系医院陪诊。这件事让我突然意识到,在陌生城市里,有个能随时联系到的本地学生资源有多重要。
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联系方式
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?初来乍到的新生,想在蚌埠周边找兼职却怕遇到黑中介;想打听哪个老师的选修课值得选;甚至像我亲戚孩子那样突发状况需要帮忙。这时候要是有个熟悉的本地同学能问问,心里就踏实多了。毕竟同龄人之间沟通没障碍,而且学生对本地情况的了解往往比网上查到的更真实、更及时。
记得去年冬天,还有个美术系的学妹在朋友圈发求助,她要去怀远县写生,结果搞不清班车路线。评论里有个当地同学直接发了详细的转车方案,连哪段路在修路都提醒了,这可不是地图软件能提供的贴心提示。
现在很多高校都有这样的互助群,有些热心的同学会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公开,专门帮助新来的学弟学妹。这些同学通常对蚌埠及周边特别熟悉,从哪家麻辣烫最地道,到哪个自习室插座最多,他们都能给出特别实用的建议。
这样的资源该怎么用
当然啦,人家愿意提供帮助是情分,我们也要懂得珍惜。比如最好在白天联系,除非真是紧急情况;问问题前自己先做点功课,别把对方当搜索引擎;如果得到实质性帮助,记得表达感谢,哪怕是一杯奶茶的心意。毕竟这种互助关系需要大家共同维护。
我认识个土木工程的男生,他就专门建了个蚌埠生活指南的文档,里面整理了他这两年积累的各种实用信息。每次有新生加他,直接把这个文档发过去,能解决大部分常见问题。这样的共享精神,确实让很多同学少走了不少弯路。
现在正值开学季,很多新生刚到蚌埠。如果你还没找到这样的求助渠道,不妨多留意学校的社团招新、老乡会活动,或者在宿舍楼下公告栏看看。真诚的交往总会有收获,也许下个学期,你也能成为那个帮助新同学的“本地通”呢。
说到这里突然想起,上周在大学城奶茶店听见两个女生聊天,一个说:“还好存了那个蚌埠附近学生24小时随叫随到手机号,上次我弟弟来玩迷路,打电话问路,对方直接骑电动车来接了。”另一个感叹:“是啊,这种随时能联系到的本地同学,比导航软件有人情味多了。”
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温度,而学生之间的这种互助,正是让陌生城市变得亲切的催化剂。毕竟我们谁都可能遇到需要搭把手的时刻,而这种随时能获得的帮助,往往比正式的社会服务更灵活、更及时。就像昨天我看到有个同学在群里问,哪里能买到便宜的二手教材,五分钟内就收到叁个回复,还有人直接把书拍照发上来。
当然也要提醒大家,在寻求或提供帮助时都要注意安全。首次见面最好约在校园内,涉及钱财往来要格外谨慎。毕竟互助的前提是相互信任,而信任需要慢慢建立。
夜幕降临,蚌埠的大学校园里灯火通明。或许就在某个寝室,正有学生对着手机犹豫要不要拨打那个存了好久的求助电话;而电话那头,可能有个热心同学正在整理明天要分享的考研资料。这种随时存在的联系,让整座城市的学生群体真正成为了一个互帮互助的大家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