岑溪喝茶上课资源群,岑溪品茶学习交流群
这几天在微信上找岑溪喝茶的信息,偶然翻到一个叫“岑溪喝茶上课资源群”的群聊。说实话,刚看到这名字时我愣了下,喝茶还要上课?这倒是挺新鲜的。
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了申请加入,没想到管理员通过得还挺快。一进群,消息刷刷地往上冒,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。这里没人发广告,也没人闲聊扯淡,倒是有几位老师在分享茶叶知识。从如何分辨岑溪本地毛尖的等级,到冲泡时水温怎么控制,讲得特别细致。群里安静的时候多,但一旦有人提问,总能得到好几条认真的回复。
一片叶子里的门道
群里有一位自称“陈伯”的老茶客,话不多,但句句在点子上。我记得他说过一句:“你们别觉得喝茶就是泡开水,咱们岑溪这片山头上长的叶子,每片都有它的脾气。” 这话让我琢磨了好久。后来他教我们看干茶的颜色,闻盖碗的香气,感受茶汤过喉的滋味。我才慢慢明白,原来以前我那都不叫喝茶,顶多算解渴。
这个岑溪品茶学习交流群慢慢成了我每天必看的地方。群里时不时会组织线下品茶会,就在河西路那家老茶馆。我去过一次,见到了陈伯本人,精瘦精瘦的,眼睛特别亮。他泡茶时一句话不说,全神贯注,那套动作行云流水,看着都是一种享受。
坐在我旁边的是个年轻妈妈,她说加入这个群最初是为了给孩子找点天然健康的饮品,没想到自己先迷上了。现在每周未都会带着孩子一起泡茶,让孩子安静地坐在旁边看,“比玩手机强多了”,她笑着这么说。
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开奶茶店的小伙子。他说来群里“偷师”,想学学怎么把真正的茶味融入他的奶茶里。“现在的年轻人喝惯了糖精,我得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茶的本味,”他很有想法,“就从咱们岑溪本地的茶叶开始试起。”
我在这个群里泡了叁个月,变化是悄悄发生的。现在去茶叶店,至少能看出个大概品质了;朋友来家里,我也能像模像样地泡上一壶,说说这茶的来历和特点。最重要的是,心态慢下来了,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火急火燎的。
前两天群里新进来一位朋友,问的问题和我当初一模一样:“这群真是教喝茶的?我还以为是那种群呢。” 好几个老群友都笑了,纷纷分享自己刚进来时的糗事。看来误会这群名的人还真不少,但留下的人都找到了真正想要的东西。
岑溪这座小城,因为这一片叶子,因为这群爱茶的人,在我眼里变得不一样了。每次端起茶杯,闻到那熟悉的香气,我就想起群里那些素未谋面却又如此熟悉的朋友。这片叶子啊,连起的不仅是味道,还有这群人之间那种淡淡的、却又能长久维系的情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