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安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小巷150元的情缘故事
南方的梅雨淅淅沥沥下了半个月,青石板路被浸得发亮。我撑伞走过南安巷口,忽然听见有人在问:"租这间阁楼真要一百五?"穿着褪色夹克的房东点头:"每月一百五,就是屋顶有点漏雨。"问话的姑娘毫不犹豫地掏出现金:"我租。"
后来常在巷口早餐铺遇见她。总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,捧着一碗叁块的豆花慢慢喝。有次她钱包掉在地上,我帮忙捡起时看见夹层里的照片——两个人在大学图书馆里头靠头笑着,男孩的衬衫袖口磨起了毛边。
梅雨季的屋顶
某天深夜暴雨,我听见隔壁传来接水声。透过虚掩的门缝,看见她正用塑料盆接屋顶渗漏的雨水。看见我时有些窘迫:"要不...进来坐坐?"十平米的房间收拾得很干净,窗台上晾着手工做的布艺玩偶。"白天在文创街摆摊卖这些。"她递来温热的姜茶,"他说等攒够钱就来找我。"
那个"他"在北方工地干活。每月十五号雷打不动地汇来八百块钱,而她总是退回六百五。"留一百五付房租就好。"她说这话时眼睛亮晶晶的。有次她发烧,我帮忙收拾屋子时看见记账本,密密麻麻记着:"玩偶材料23元""省下早餐12元""这个月能存500"。
巷子深处的五金店老板偷偷告诉我,那男孩来过。站在巷口梧桐树下看了整晚,最后往信箱塞了封信就走了。"怕是觉得自己挣得少,不想耽误人家姑娘。"
压在玻璃下的汇款单
再次经过她家门口时,发现门开着准备搬走。书桌玻璃板下压着叁张泛黄的汇款单,收款人写着男孩母亲的名字。"才知道他妈妈一直在治病。"她捆扎着剩下的玩偶,"我要去北方找他。"
搬家工人拾起掉落的相册,照片飘得到处都是。每张照片背面都写着日期和地点,最近一张写着:"今天在工地扛了200袋水泥,离娶她又近了一步。"
巷口卖糯米饭的大婶红着眼眶说,那男孩每次来都只买最便宜的馒头,却总在她摊前徘徊:"她最爱吃您家的咸菜,能单买一勺吗?"
雨停了,阳光从云隙漏下来。她最后看了眼湿漉漉的巷子,行李箱里装着没卖完的布偶。或许在某个城市,会有间不用接雨的屋子,窗台上摆满她做的玩偶。而那条被雨水洗刷过无数次的南安小巷,终究藏不住用一百五十元撑起的整个春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