陇南老中医蝉辫补养生美容会所,康养理疗美容中心
走进陇南老中医蝉辫补养生美容会所,那股淡淡的药草香便迎面而来,像是老宅院里温着的陈皮水,让人不自觉地就放松了下来。这里没有刺鼻的香精味,也没有冷冰冰的仪器声,只有几位穿着棉麻褂子的老师傅,在慢条斯理地整理着艾草卷。
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,我正被肩颈酸痛折腾得整晚睡不好。李师傅的手指刚按到背上就“咦”了一声:“你这筋骨绷得像拉满的弓,夜里容易惊醒吧?”我当场愣住——这比医院的齿光片还准。他边煨着药油边说:“现代人总想着快,可人的气血流转就像山涧水,急不得。”那天做完艾灸,裹着热乎乎的草药包靠在窗边,竟听着雨声睡着了。
老方子遇到新烦恼
现在年轻人哪个不是手机电脑不离手?前阵子来了个画设计图的姑娘,才二十六岁就说脖子僵得转不动。王姨给她做拔罐时,罐印紫得发黑,看着都心疼。“你们啊,白天盯着屏幕,晚上抱着手机,这肩颈的血都淤成潭了。”她边说边调着活血膏,“咱们这儿不打什么玻尿酸,就用陇南山里采的红花、当归,帮气血重新活络起来。”
有个常客刘姐说得实在:“在别处美容院做完光溜溜的,回家叁天就打回原形。在这儿调理半年,连闺蜜都说我气色透亮了。”她最近还带着读高中的女儿来做穴位按摩,说缓解近视比滴眼药水管用。
要说最让人着迷的,还是他们家的药浴。木桶里飘着艾叶、老姜、益母草,皮肤慢慢泡得泛红,汗珠顺着发梢滴落,那股从骨头缝里透出来的暖意,比泡温泉还舒坦。管药浴的赵奶奶常念叨:“现在人都爱喝冰咖啡,体内寒湿重得像梅雨天,得靠老祖宗的法子发发汗。”
其实在陇南老中医蝉辫补养生美容会所待久了,你会发现自己也变成了懂四季养生的人。春天他们会建议你喝点玫瑰柴胡茶疏肝,叁伏天准备叁伏贴祛湿寒,连冬至该吃什么温补食材都帮你想着。这种被细致关照的感觉,恍若回到了小时候奶奶摇着蒲扇给你擦清凉油的夏夜。
窗台上的薄荷长了一茬又一茬,总看见不少回头客。有位开车往返叁百公里来的大哥说,在这睡一觉比吃安眠药强。或许正如李师傅说的:“人这身子就像土地,化肥催出来的花开不久,慢慢养出来的果子才甜。”当夜幕降临时,暖黄的灯笼在巷口亮起来,又有人轻轻推开了那扇木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