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龙100元3个小时约,和龙百元叁小时约见
听说和龙最近有个挺火的事儿,就是那个“和龙100元3个小时约”。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,我正坐在老街的茶馆里,隔壁桌的大叔边剥花生边感慨:“现在这物价,百来块钱能干啥?人家和龙百元叁小时约见,倒是实在。”
这话勾起了我的兴趣。趁着周末有空,我决定亲自去转转。坐上去和龙的巴士,窗外的稻田泛着金浪,忽然想起朋友提过,和龙这些年搞起了生态旅游,该不会说的就是这个?
藏在山脚下的惊喜
到了地方才发现,原来“和龙100元3个小时约”是个生态体验项目。导游是个晒得黝黑的本地小伙,他咧嘴一笑:“咱们这价钱实在,就是想让城里人花个小钱,就能体验真正的山林滋味。”
跟着队伍往山里走,空气瞬间清新起来。白桦林里漏下细碎的阳光,溪水声叮叮咚咚的。遇见个采蘑菇的大娘,她挎着竹篮说:“你们这和龙百元叁小时约见搞得好哇,我闺女上周末也来了,回去念叨了好几天。”
半山腰有片开阔地,摆着几张原木桌椅。导游招呼大家坐下,端来刚摘的野果和山泉水泡的茶。有个从长春来的大姐忍不住拍照发朋友圈:“这性价比,比商场里喝下午茶强多了。”
走着走着下了场太阳雨,大家躲进凉亭。雨点打在树叶上噼里啪啦的,带着泥土的芬芳。旁边戴草帽的大哥感叹:“花一百块,买叁个小时的清静,值啊。”
雨停了继续往上爬,快到山顶时眼前一亮——整片山谷尽收眼底,云雾在山腰缠绕。刚才抱怨爬山累的年轻人也不说话了,举着手机不停地拍。导游指着远处的村落:“那边正在开发民宿,下回你们来,就能住下了。”
下山时路过农家的菜园子,花十块钱买了堆刚摘的黄瓜,啃着特别清甜。回程的车上,大家都在商量下次什么时候再来。那个长春大姐说得实在:“这和龙100元3个小时约确实不错,下回带我老公孩子一起来。”
晚上在县城吃饭,听见老板娘和熟客聊天:“现在好多人都奔着那个百元叁小时来的,咱们这条街的生意都带火了。”她给我添了碗汤,笑呵呵地说:“慢慢来,好日子还在后头呢。”
回城的路上我一直在想,这一百块花的确实值。不只是看了风景,更像是给忙碌的生活按了个暂停键。或许这就是和龙的聪明之处,不用搞什么高大上的东西,就把最本真的山林生活分享给大家。
巴士在暮色中驶离,山峦的轮廓渐渐模糊。但那股子混合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,还久久萦绕在记忆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