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芜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莱芜汉子常逛的小巷
这条小巷就在老百货大楼后头,青石板路走得溜光。傍晚五点半,五金店老王拉下卷帘门,趿拉着布鞋就往巷口走。他媳妇在身后喊:"又去那儿?"老王头也不回地挥挥手:"就抽根烟的工夫。"
巷子窄得刚能过叁轮车,两边墙缝里钻出青苔。修鞋摊的老周已经摆开马扎,铜锤敲打鞋掌的叮当声,像给这条巷子报时。卖酱香饼的妇女推着铁皮车,葱花混着面香漫开来,馋得放学的小孩扒着车沿不肯走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电线杆下聚着七八个男人,塑料凳一摆就是个茶摊。穿跨栏背心的老李正沏着茉莉花茶,茶垢深厚的搪瓷缸在众人手里传。"今儿这茶够味!"有人咂着嘴夸。老李得意地晃着蒲扇:"闺女从南方捎回来的,二百一斤哩!"
巷尾飘来二胡声,拉的是《二泉映月》。拉琴的老赵闭着眼,脚底板打着拍子。他跟前摆着修鞋工具箱,琴弓却比锥子还听话。隔壁理发店的张师傅探出头喊:"老赵,来段喜庆的!"琴声一转,《赛马》的旋律就跳了出来。
五金店老王这会儿正蹲在修鞋摊前。他举着脱胶的皮鞋抱怨:"才穿半个月就张嘴了。"老周接过鞋,在膝盖垫布上蹭了蹭锥针:"现在这胶水不如从前,我给您上线,保准比新的耐穿。"针线在老厚鞋底穿进穿出,发出沉闷的噗噗声。
藏在市井里的故事
酱香饼摊前围的人越来越多。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要加两个蛋,穿衬衫的银行职员叮嘱多放辣。摊主刘姐利落地翻着饼,铁铲刮在鏊子上刺啦响。"都知道她家叁代做这个,"老王抿着茶说,"她爷爷当年挑担子卖,现在用上电鏊子了。"
修表铺的陆师傅突然从窗口探出身:"谁看见我的镊子了?"茶摊上有人应声:"刚瞅见掉煤堆边上了!"众人哄笑起来。这镊子去年也丢过叁回,每回都是大伙儿帮着找。陆师傅不好意思地挠头:"年纪大了,眼神不济事。"
暮色渐浓时,巷口烤红薯的炉子亮起红光。老周收拾着鞋摊,把明天要修的皮鞋整齐码进木箱。他扭头问老王:"明儿还来?"老王拍拍裤子上的灰:"雷打不动。"
路灯次第亮起,男人们拎着各自的东西散去。酱香饼摊前还剩两个学生在等最后一张饼,铁铲刮擦的声音在巷子里回荡。青石板路上投下长长的影子,空气里留着茶香、饼香,还有老赵临走前随手拉的半句《难忘今宵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