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眉山微信附近的人400服务怎么样,微信附近人服务体验如何
初到峨眉山的夜晚
车子停在报国寺附近的客栈时,天已经擦黑了。山里的湿气裹着香火味扑面而来,我放下行李打开微信,发现“附近的人”列表里竟有十几个头像亮着红点。其中一个昵称直接写着“峨眉山住宿咨询400”,这让我忍不住嘀咕:这种通过微信附近的人提供的400服务,到底靠不靠谱?
隔壁房间的广东客人大刘敲开门借打火机,瞥见我手机界面突然笑了:“你也看到那些啦?我昨晚试着联系过,对方说能安排凌晨看日出的专车,比景区大巴早两小时出发。”他划拉着手机给我看聊天记录,“不过得先付定金,我犹豫半天没敢转账。”
两次试探性联系
第叁天从金顶下来腿脚发软,我又点开了那个带400电话的公司微信。对方秒回一条语音,是个带着乐山口音的妹子,说能安排本地老师傅捏脚,还强调“我们在这片做了八年”。可当我问具体在哪个巷子,对方只发来模糊的定位标记。
倒是酒店前台小郑听说后直摆手:“上个月有对夫妻通过这种服务找导游,说好带去免门票的小路,结果在半山腰被要求加价叁百。”她说着掏出自己的手机,“你看这个‘峨眉山真诚服务’的账号,昨天还在附近的人里活跃,今天居然显示账号异常了。”
山脚下开茶馆的老板娘更有意思,边斟茉莉花茶边唠:“那些整天在微信附近的人里打广告的,多半是游击队。你要真需要帮忙,我侄女在正规旅行社做计调,至少能开发票。”
藏在树影里的招牌
最后那天清晨,我在古榕巷深处还真找到了传说中的“400服务点”。褪色的灯箱上印着微信二维码,玻璃门贴着“金顶快捷通”的行程表,但柜台里坐着打瞌睡的老伯根本说不清服务项目。这时有个戴头盔的小哥跑来取东西,顺口告诉我:“他们主要接团队散客,现在都转到公司微信沟通了。”
回到客栈整理行李时,听见几个大学生在讨论昨晚的经历。他们通过微信附近的人找到的包车服务,司机确实准时来了,但七座车里硬塞了十个人。有个姑娘苦笑着晃手机:“当时说好包含保险,结果刚查了保单编号根本不存在。”
黄昏时坐在返程大巴上,我又点开微信。那个400服务的账号换了新头像,背景图倒是换成了今天刚拍的云海。或许他们确实能提供某些便利,但就像峨眉山的雾气,看得见摸不着,始终隔着一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