胶南100米内附近的人,胶南百米周边邻里
这两天刷手机,老看见“胶南100米内附近的人”这个功能,心里琢磨着,这不就是咱家门口那点事儿嘛。想着想着,自己都乐了——科技弄得再玄乎,最后不还是落到左邻右舍身上?
以前住大院那会儿,谁家晚上炒个辣椒,整层楼都知道。现在住进电梯房,反倒连对门姓啥都不清楚。那天在电梯里碰见楼下阿姨,她说晾的被子被风吹到我家阳台了,这才头一回说上话。您说这事儿闹的,明明就住上下楼,倒得像隔了条马路似的。
百米之内的人生百态
自从留意起胶南百米周边邻里,发现这儿真挺有意思。小区门口修鞋的老王,总爱在树荫底下摆摊,手边永远泡着浓茶。他说在这片儿干了十几年,谁走路费鞋他门儿清。斜对过水果店的小夫妻,天天扯着嗓子喊“西瓜保甜”,喊得整条街都认识他们了。
最逗的是快递小哥,现在熟到直接把我家快递塞进奶箱里。有回我站门口找不着包裹,急得转圈,他骑着车路过,探头喊了声:“姐,箱子里呢!”这些零零碎碎的来往,让冷冰冰的高楼有了温度。
前几天家里跳闸,正好赶上晚上。我在业主群里随口问了句,没想到楼上那位电工师傅直接拎着工具就下来了。他边修边说:“远亲不如近邻嘛,这点事儿算啥。”那一刻突然觉得,这钢筋水泥的森林里,原来也藏着人情味儿。
现在路过小区广场,能认出好些面孔了。带孩子晒太阳的宝妈,下棋的老爷子,还有总凑在一起聊菜的阿姨们。虽然叫不全名字,但碰上了都会点点头,或者简单聊两句天气。这种不近不远的关系,反倒让人自在。
您说这胶南100米内附近的人呐,仔细想想,不就是咱们每天擦肩而过的生活么?科技把距离拉近了,但真要把陌生变成熟悉,还得靠一次次微笑,一句句搭话。也许明天该去买个西瓜,顺便和小夫妻唠唠嗑,您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