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水沐足300包吹,赤水洗脚300带吹服务
说起赤水这地方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丹霞瀑布和四洞沟,但今天咱聊点不一样的——街头巷尾那些亮着粉红灯箱的沐足店。特别是看到“赤水沐足300包吹”这种招牌,心里难免咯噔一下,这价格这服务,里头到底卖的什么药?
沿着老街往前走几步,又一家店挂着“赤水洗脚300带吹服务”的霓虹灯。玻璃门后头影影绰绰坐着几个小妹,玩手机的、补妆的,偶尔抬头朝外瞥一眼。说实在的,这种店在南方小城不算稀奇,但每次路过还是让人忍不住琢磨。
价格背后的门道
叁百块在赤水能干啥?能住一晚不错的宾馆,能吃叁顿豆花烤鱼,但要是进了这些沐足店,就变成“全套服务”的价码。有个常跑夜车的师傅说过实在话:“这种地方啊,说是洗脚,其实都是挂羊头卖狗肉。”这话糙理不糙,毕竟正常足疗哪需要特意强调“包吹”这种字眼?
记得有回下雨天,我在这样的店门口躲雨,听见里头传来麻将声和女人的笑声。有个四十来岁的大哥趿拉着拖鞋出来抽烟,随口念叨:“累一天了,来这儿松快松快。”他说的“松快”俩字拖着长音,眼神往屋里飘,那种心照不宣的意味再明白不过。
这些店面通常不大,但生意往往不差。特别是晚上九点过后,卷帘门半掩着,里头透出暖昧的灯光。偶尔能看见中年男人背着双手踱进去,过个把钟头又整理着衣领走出来。街对面卖宵夜的老板娘有回撇着嘴说:“他们这儿啊,钟点房的钱都省了。”
巷子深处的风景
往背街的巷子深处走,这类招牌更密集。有的直接把“300包吹”用红色贴纸贴在玻璃上,路过时能闻见浓浓的香精味,混着劣质香烟的气息。二楼窗户都挂着厚窗帘,偶尔窗帘晃动时,能瞥见屋里摆着几张按摩床,铺着泛黄的床单。
有个在这片送外卖的小哥说,他经常半夜接单往这些店送炒粉。“每次开门接餐的姑娘都穿着吊带睡裙,屋里还有男人在洗澡的声音。”他挠挠头补充道,“不过她们给小费倒是挺大方,可能这行确实来钱快吧。”
说到这儿想起个事。前阵子创卫检查,这些店突然都挂出“内部装修”的牌子。但怪就怪在,装修期间晚上照样有人进出,只是霓虹灯不亮了。检查队前脚刚走,后脚立马恢复原样,速度比变戏法还快。
现在这种“赤水沐足300包吹”的招牌越挂越直白,价格也明码标价。有人说这是市场经济,有人摇头说伤风败俗。但看着夜里闪烁的霓虹灯,总觉得像这座城市皮肤上的疹子,时不时就要发作一下。
隔壁理发店的老师傅有句话说得在理:“这种生意就像野草,烧不完也除不尽。”他边给客人刮胡子边说,“有人需要,就有人做,自古都是这个理。”剃须刀在阳光下闪了闪,就像他话里那些没说破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