岑溪大学城包夜,岑溪大学城晚间生活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57:09 来源:原创内容

傍晚六点的岑溪大学城,下课铃声刚响过不久,学生们从教学楼里涌出来,叁叁两两地往生活区走。这时候的街道最热闹,小吃摊飘着香气,奶茶店排起长队,整个大学城像刚睡醒似的,开始了它最活跃的时段。

说真的,我第一次听说“岑溪大学城包夜”这个词,还是大二那年室友提起的。他神秘兮兮地说要带我去见识真正的大学城夜晚,我原本以为就是通宵打游戏,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我们先去了二十四小时书店,没想到晚上十点多了,里面还坐着不少看书的同学。靠窗的位置有个女生在复习考研,手边堆着厚厚的参考书,偶尔抬头揉揉眼睛,又继续埋下头去。这让我想起白天的图书馆,原来夜晚的大学城,也有这样安静的一面。

深夜食堂与不眠的街

转过街角就是另一番景象了。几家烧烤摊亮着暖黄的灯光,炭火上烤着串,滋滋作响。我们常去的那家老板已经认得我了,不用点单就直接上了两串烤茄子:“知道你们学生爱吃这个。”他说他在这摆了五年摊,见过太多深夜出来觅食的学生——有刚做完实验的,有聚会结束的,还有失恋了来借食物疗伤的。“你们这些年轻人啊,白天一个个正经得很,到了晚上才露出真面目。”他一边翻动着烤串一边笑。

走着走着,我们拐进了巷子里的那家便利店。凌晨一点的便利店总是特别温暖,灯光亮堂堂的,货架上的饭团、泡面都还热乎。收银员小陈正在帮一个女生加热便当,那女生说她在赶课程论文,宿舍断电了,只好来便利店蹭电。小陈说这样的情况他见多了,有时候凌晨叁四点,店里还会突然进来几个讨论小组作业的学生,买几杯咖啡,就在窗边的座位开起小会来。

说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来,上周我还在那家便利店碰到过同学小林。她正对着笔记本电脑发呆,手边放着已经凉透的咖啡。“ deadline要到了,”她苦笑着说,“不过在这里写作业反而效率高,至少不会躺到床上去。”我们聊了几句,她说她特别喜欢深夜的大学城,安静却不冷清,总能遇到同样醒着的人。

路过篮球场时,居然还有人在打球。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,篮球撞击地面的声音在夜里传得很远。其中一个是我选修课的同学,他停下来擦汗时说,白天球场人太多,晚上才能痛快地打一场。他们通常打到两点左右,然后去通宵营业的面馆吃碗牛肉面,再回宿舍睡觉。“这才是大学生活啊,”他笑着说,“白天按部就班,晚上自由自在。”

确实,岑溪大学城的夜晚给了我们另一种生活的可能。它不像白天那样规律、紧张,而是更加随性,更加真实。你可以选择在教室自习到深夜,也可以和朋友在路边摊聊天到凌晨;可以独自一人在操场散步想心事,也可以加入一群陌生人的临时球赛。这些片断拼凑起来,就是属于我们的大学生活——既有一本正经的学业,也有随心所欲的夜晚。

天快亮的时候,我们走到了学校后门的小公园。晨跑的人已经出来了,清新的空气里带着露水的味道。卖早餐的摊位开始生火,蒸笼冒着热气。夜晚即将结束,新的一天就要开始。这样的岑溪大学城晚间生活,或许在很多人的记忆里,都会留下特别的痕迹吧。

推荐文章